•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最新3篇】
  •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最新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9-04 21:45:19
  • 移动端: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最新3篇】
  • 篇一: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一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是富拉尔基区和平街小学校的参赛选手李明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课《保存资料》。

    一、教材分析

    从新理念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浏览器上网以及查找网络信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学生对于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揭开新课的面纱,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保存网页、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这是学生上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节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立足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保存网页、网页上图片以及网页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成功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体验、探索,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及整个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整个网页。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导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⑴情景导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本节课的开始环节设计了一个实例,在真实的情景中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⑵任务驱动法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本课中我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并给出提示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伴随着的就是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学生的茫然的感觉。

    六、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后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听取他人的建议,加之两次教学实践,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穿梭,你们觉得有趣吗?同学们看,我们的学校是由老师、同学和校舍组成,那同学们想想在访问的网站中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回答:网页。那网页又是由什么组成啊?文章、图片、动画……。继续设问:那你们有办法把漂亮的图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欢的网页保存起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循序渐进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并且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务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旧衔接,创设需求,探索问题方法,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的设计了3个递进性活动:

    1、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保存一个网页。以网页为例,该网页主要介绍一些关于花朵方面的知识,与科学课有联系。

    访问网站-—单击相关链接——显示相应的网页——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指定名称是“我的文档”的文件夹——可以命名,单击“保存”按钮

    此过程讲授后请学生上台操作以巩固新知,操作时教师适时评价,也可找学生进行评价,适当运用鼓励的语言:“看,这个小同学真像个小老师呀”、“这位同学讲述得比老师还明白”。同时提醒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时要注明出处,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保存网页”的步骤非常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稍有困难,在这里,我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小组合作示范”等几种形式,巩固新知。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参与到学习中去,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巡查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交流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在遇到困惑时组织小组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在学习新知时,首先给一个提示: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与我们学习的画图中图片的复制与粘贴很相似。并且告诉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给他们一些分工的建议,成员可以分成组长、调查员、操作员、汇报员。但并不是说每个成员都自己做自己的事,还是需要共同讨论,接受组内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商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疑惑,从点播的角度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顺势点播,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求新的途径,激励学生从多条路经出发,或者自己开辟蹊径,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建立可行的学习过程。

    保存方法:

    打开网页—选定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输入文件名—保存图片。

    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本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和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与前两个知识点有相近之处,所以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网页上文字的方法。

    教师引出:有的时候网页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只想要文字,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一定更简单吧!试试看吧!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保存方法:

    访问网站——选文字——复制——单击“记事本”——粘贴——保存文件

    (三)布置任务、综合练习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向同学布置了下面的任务,让学生查找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的图片信息,并且把它们收藏起来。课前学生把语文课本带来,把涉及到的图片分类,然后通过网络,利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把图片、相关的文字资料保存起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用到这些图片,可以到这里来查找,有条件的话,可以打印出来。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计算机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此学过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操作,以达到巩固、熟练操作的目的,并且让同学们明确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而不是摆设。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给出一张评价表。让学生认真填写。并且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说说你填写后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评、互评,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进步。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轻松,原来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强。

    七、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变幻的形式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了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撞击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不知不觉将新知掌握。

    4、布置任务环节中,学生将所用的涉及的语文方面的图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识的学以至用。

    5、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不充分,评价环节也很重要,应在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时间。

    6、在汇报学习、操作情况时,学生有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和网友的聆听!

    篇二: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二

    1、纵横筛选,确定重点

    初次拿到教材,我分析后认为教材重点在于:

    A、搜索引擎技巧的进一步提高;

    B、下载网页到指定目录;

    C、分类整理归类文件。

    在备课与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这样设计,课堂容量非常大,每一块知识都只能是蜻蜓点水,没落到实处。

    因此对重点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分析、筛选。本册教材中“文件分类、整理”这部分知识已经多次出现,可以一笔带过。“保存网页”虽然是新知识,但对本册教材后面几课内容及本课后面环节的学习帮助不大,因此我把这部分内容改为“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这将对学生后面内容的学习有实际帮助,而且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IE使用习惯也很有意义。

    从教材1-9课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较为丰富的上网查找资料的经验,但教材中并不曾涉及“关键词”提炼的要求与方法。教材11课已经出现了标点符号如“+”在关键词间的运用。

    而关键词的准确提练更是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信息的关键,因此根据教材前后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会准确提练关键词。

    2、分步引领,自主探究

    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对比,由学生体验、发现、总结提练关键词的技巧。

    结果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个别自学、总结能力强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对比操作体验到关键词的提炼要求。

    多次试教后改为教师分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这一说法,对学生来说可能曾经有所耳闻,但具体内涵不清楚。

    学生如果连什么是“关键词”都不知道,怎么能明确掌握有效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中教学过找“重点词”,而抓“重点”正是我们关键词提炼的关键之所在。

    由语文课知识“重点词”引入,旧知顺利迁移,解决“关键词”概念问题。

    接着让学生分步体验关键词数量与准确率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提炼关键的要求,顺利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提炼关键词技巧的学习提高搜索速度

    2、学会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

    3、增加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会准确提练关键词,即关键词的选择能抓住重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分步引领、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出示:待完成的信息卡。揭题:丰富多彩的节日。

    通过下例,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在2009年6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端午节》特种邮票1套3枚,依次名为()、()、()。”

    二、解决任务

    (一)关键词技巧:提练关键词

    1、关键词即重点词

    (1)用“邮票”作关键词进行搜索,观察,体验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高低。

    (2)反馈: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不高,有很多无关信息。

    (3)渗透筛选信息的办法。

    2、增加关键词

    (1)怎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增加关键词)

    (2)多个关键词中间用空格隔开。

    (3)学生尝试探索

    (4)反馈:关键词的要求:反映信息重点、简练。

    (二)添加网址到收藏夹

    1、学生尝试

    2、反馈巩固

    三、竞赛巩固

    1、揭题,布置任务

    出示:[竞赛评分表]

    [竞赛规则]

    1、第一个大声答对题,奖一颗星

    2、小组每人都找到答案并将答案所在网页添加到收藏夹的前3个小组,可获得2颗星。

    注:先完成的同学可以教组里其它同学,要求动嘴不动手。

    [竞赛题]

    1、我国的第一套民俗传统节日邮票是由国家邮政局2000年发行的——《》

    2、宋朝诗人王禹写了一首名为《清明》的诗,最后一句是什么?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_____________。

    3、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京族三岛庆祝哈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庆祝哈节的场所却是固定的,在。

    4、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

    5、打开D:传统节日文件,将信息卡制作完成。

    四、总结

    (一)总结竞赛经验。

    1、优胜组总结:关键词的选择,小组互助。

    2、失败同学:遇到困难,大家给建议。

    (二)拓展:打开搜索引擎自带的“帮助系统”;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搜索技巧”查找。

    板书

    篇三: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三

    一、教材分析

    《装饰幻灯片》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课文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感受“艺术字”,写成语故事,为成语配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学会在W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而PoewerPoint与Wotd的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功能相似。可见,《装饰幻灯片》这一课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学习成语故事集的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这样的学习对象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学生情况和新课程理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个性化装饰幻灯片。

    教学关键:装饰幻灯片要注重整体效果,强调合理安排画面,使画面既漂亮又凸显主题。

    五、说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法是:

    1、说教法。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并获得价值体验,真正落实以上的教学三维目标。用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就是:

    导探究,重自主

    导方法,重创新

    导过程,重体验

    2、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活动形式多样,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并且穿插进行。使学生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深入学习,自我挑战,充分体验实践过程。

    六、师生互动说流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接下来是师生互动,说流程。

    本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导入课题--自主探索--组际交流—个性创作--全课总结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课伊始,教师谈社会流行的服饰、发型的实例激趣学生。

    接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身边所看到的一些装饰现象,比如街上的广告牌等。

    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对比两张幻灯片(有装饰与无装饰)。请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最后小结并自然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伊始,从风趣的社会话题入手,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现象,然后回到课堂对比两张幻灯片,最后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装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体验到有幻灯片通过装饰有画面漂亮、主题突出的效果。这样切实可行的形式导入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课题导入后,首先让学生启动PowerPoint新建一张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让学生对照书本尝试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邻桌互相交流探讨,也可以举手示意请教老师。这时教师进行巡视,特别要留意后进生,并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环节,教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体现自主探究过程。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旁观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后进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指导自主学习也更加到位。)

    (三)组际交流深化理解

    这个环节,我主要组织分两大块进行交流,一是分别交流书上三块内容,二是整体评价。书上三块内容均不作太细的交流,因为都曾学过类似的,只是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示,回顾一下操作步骤就

    。整体评价这一块要做重点交流,因为这是装饰幻灯片的关键,要注重整体效果。

    现在先分别交流书上三块的内容。这环节我不准备按照教材的顺序组织交流,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分心。而是根据学生实践的体验灵活重组教材。先让学生说一说“三种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趣味?”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相机组织学生交流。教材的安排是“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顺序,而我预设的是把“图片”提到“文本框”的前面,也说是“艺术字”-“图片”-“文本框”这样的顺序,当然这只是我的预设,但最后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现在就根据我的预设顺序进行说课。

    (1)插入艺术字。

    1、指名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插入艺术字“铁杵磨成针”(大屏幕演示),边演示边介绍操作步骤。

    2、组织学生评价,并说说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3、展示多位学生艺术字不同处理效果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鼓励学生灵活使用工具栏上的各种功能。

    (设计意图: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的功能其实与第四册第十一课“艺术字的使用”相类似。所以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和示范,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演示操作,回顾操作方法。让学生观看到更多艺术字不同的处理效果,学会触类旁通,增加创新意识,为后面的个性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较简单,没有太多的处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位说操作步骤,另一个学生演示。找到合适的图片插入,并进行大小和位置的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多组学生合作演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个环节,我安排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二是培养合作意识;三是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价值体验过程。)

    (3)插入文本框。

    1、组织欣赏几幅学生文本框的作品,并说说作品的优点。

    2、指名学生简介操作过程,教师演示。

    3、邻桌相互欣赏文本框的作品,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字处理效果。

    (设计意图:因为上一节课刚学过“文字效果处理”,而且根据书上插入文本框的内容较多,所以这环节“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点讲解,也不指名学生演示,只是展示几幅不同文字处理效果的作品,组织学生观看、评析,重要的是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整体评价。

    这环节主要是评价整体效果,画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主题是否突出?

    1、组织观看大屏幕,老师回放几幅学生的作品。

    2、请该生自我评价。引导评价主题是否突出?如从字号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协调?

    3、学生互相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师适时帮助调整看看效果如何?

    4、组织学生在网上邻居中自由浏览其它同学的作品。

    5、指名说说感受。

    6、保存。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多元化评价。这环节主要针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并且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创作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个性创意。

    1、自由组合小组。

    2、小组合作设计。

    3、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创意点。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个性发展,信息技术重视强调创新能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大胆构思,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当然,这环节不要太过分追求结果的完美,只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就达到目的了。)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后

    首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简要概括。最后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设计一套漂亮的成语集。喜欢吗?那就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成语做好准备吧!”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预习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即将结束时,不但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还做下节课的预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种想学想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觉预习,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相结合起来。)

    七、回顾流程说亮点

    本节课是依托教材,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科学、美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灵活重组教材。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学会装饰幻灯片;学生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一句话:收获尽在过程中。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最新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04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