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14 09:22:30
  • 移动端: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篇一: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特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数学教材内容包括: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其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第二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三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是通过可能性的大小认识概率,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概率计算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确定,会找出一些点的坐标。

    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3)班共有学生44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为人,优秀人数为人,这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是分,差的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3、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勾股定理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实数

    1、让学生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运算。

    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

    1、经历“猜测——验证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3、能对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4、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从事对现实世界中确定位置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活动,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合格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

    第六章一次函数

    1、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像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4、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3、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五、教学措施及方法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初二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二:数学八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结合图例,理解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检验。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探究了哪些规律?

    学生回顾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解方程就需要充分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解方程(1)】

    2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8.2.1教学教材第67页例1。

    (1)课件出示例1。

    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图片数学信息。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χ+3=9

    学生自己先列出方程,然后指名回答。

    【板书:χ+3=9】

    如何解方程?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2)出示第67页分析图示,学生观察图示,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别的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χ,这样,右边就刚好是χ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χ即可。

    追问:χ=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χ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4)如何检验χ=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学习检验方程的解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方程。

    【注意】: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5)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①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χ=6就是方程χ+3=9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想出办法求出χ+3=9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有何不同?

    在小组内议一议,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值,而解方程是一个求解的过程。

    ③刚才我们把χ=6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边=右边,说明χ=6是方程χ+3=9的解。

    8.2.2教学教材第68页例2。

    (1)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例2:解方程3χ=18

    怎样才能求到1个χ是多少呢?

    观察示意图,互相讨论,指名回答。

    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χ=6。

    让学生打开书68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两边同时除以3,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χ。

    使学生明确: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组织学生动手检验。

    (3)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8.2.3教学教材第68页例3。

    (1)出示:解方程20-χ=9

    (2)指名学生板演,解出方程20-χ=9的解。

    (3)交流归纳解方程的方法。

    (4)小结: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 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1)随堂练习

    ①、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集体评讲,强调验算。

    ②、思考: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拓展练习

    亮亮今年9岁,爸爸今年37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4 自主评价,全课总结

    你觉得自己今天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课后习题

    练习十五1—5题。

    板书

    所以,χ=6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篇三: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4=2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篇四: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习题14.3第1、4(1)、6题。

    篇五: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___例_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__的成绩比__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篇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六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篇七: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七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轴对称》,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本节内容与图形的三种变换操作(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轴对称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性质及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和圆等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对称轴;了解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总结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欣赏图形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区别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选择的:

    【教法策略】采用以直观演示法和实验发现法为主,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创设出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学法策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辅助策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程序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图片,设计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咱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出为什么长得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索、感悟特征。

    《活动一(课件演示)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引导学生感知,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古今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图形都给我们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出示了一组练习

    (练习1)这是一组常见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若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常见的图形,有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仅只一条,有可能有2条、3条、4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练习2)国家的一个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次题进一步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各国的国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动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然后将纸展开后,铺平,观察各自得到的图案与轴对称图形的不同。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出轴对称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再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进而引出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并结合图形加以认识。

    (四)、巩固练习、升华新知。

    出示几幅图形,请同学们辨别哪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轴对称,

    在这组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完成这组练习题后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区别与联系,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与联系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这几道题的练习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要有层次,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案以及动画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说明。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21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