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6篇】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6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14 09:22:44
  • 移动端: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6篇】
  •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 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2、P5页 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 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后记: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独立学习任务单:

    请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钟的哪一根指针叫做秒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计时的呢?

    (1)通过观察,我知道秒针是钟上的那一根。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从12走到1就是走了秒,从2走到4走了秒。

    (3)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钟。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同时板书: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钟有多长。

    (1)拍手练习:跟着钟表的“嘀嗒”声,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事呢?先试一试,再告诉同桌。

    3、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4、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钟里做几道口算题呢?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3、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绕操场跑1圈,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篇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实验数学)第五册、第118120页例1-例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机、投影片、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教师出示动物园篮球场平面图,提问:动物园篮球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有几条边?有什么特征?

    二、诱发

    投影:例1 动物园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小狗花花绕篮球场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课件展示:小狗花花围着篮球场走一周。教师: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计算出来?(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26+14+26+14=80(米)

    长 + 宽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

    三、释疑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3、展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26X2+14X2=80(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X2+ 宽 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个长,再走一个宽。提问:这时它走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着走完全程。教师提问:剩下的路程是长方形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学生进一步观察后,推导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第三种方法。

    (26+14)X2=1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X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5、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6、教师出示例2(投影),学生独立解答。

    7、教学例3,学生读题后,教师操作:拿一段长50厘米的铁丝,先量出一个长,用铁钳拧成90度角,再量出一个宽,用铁钳拧成90度角拧成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铁丝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此题。

    8、投影:(让学生在课堂独立做两道题)

    四、转化和应用

    投影: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2、量一量各个长方形的边长,计算各个长方形的周长。

    课件:展示黄、红、蓝三个长方形。

    篇四: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小组合作的意识。《标准》总体目标明确地提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特点,在设计这节课时,以“介绍菜单、合理的点菜、配菜、定价位”为情节,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四、课堂实录

    (一)情境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快餐店的店面图。

    (二)介绍菜单

    师:请一位同学扮演服务员向顾客介绍本店的菜单,谁想试一试?

    生1:本店有拌豆腐、土豆丝、炒芹菜……(只介绍了菜名)

    生2:我觉得我能说得更好、更全面。顾客您好!本店现有凉菜拌豆腐3元、土豆丝4元、水果沙拉6元;热菜有鱼香鸡丝7元、炒芹菜4元,……(此学生不但报出了菜名,还报出了价格。)

    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还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本店最贵的菜是鱼香鸡丝,的是拌豆腐。

    生2:我发现土豆丝与炒芹菜的价钱一样。

    生3:我发现各种饮料的价格都一样。

    生4:我还发现水果沙拉比烧茄子贵一些。

    ……

    (学生意犹未尽。)

    (三)合理点菜

    1、顾客1

    师:本店的第一位顾客就是老师。老师点什么呢?共花多少钱?请大家都来帮我想一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想老师应该要一个水果沙拉,因为能美容,还要鱼香鸡丝有营养,再要一个烧茄子、一瓶饮料、一碗米饭。一共花21.50元。

    生2:太浪费了吧!刘老师吃得了吗?我认为刘老师应该点一个鱼香鸡丝、一碗米饭、还有一瓶矿泉水就足够了,一共花10.50元,比生1的便宜。

    生3:我知道刘老师喜欢吃土豆丝,所以要一个土豆丝、一碗面条、再加上一瓶果汁,一共花8.50元。比他们的方法便宜一些,也很合算。

    ……

    2、顾客2

    (1)师:假如你们一家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

    生1:我家有三口人,我要点一个水果沙拉、一个鱼香鸡丝,还有一个土豆丝,外加三碗米饭、2瓶果汁、一瓶汽水,一共花27.50元。

    生2:我家也有三口人,我和妈妈都喜欢吃土豆丝,所以我们要一个土豆丝花4元,爸爸爱吃豆腐,我们再要一个拌豆腐3元,再加上3碗米饭,每种饮料来一瓶,一共花17.50元。

    生3:我们家是第一次来本店,所以我每一种菜都要一个,一共花……(还没有等生3说完,其他学生已经着急地站起来想打断他的发言。)

    生4:我反对生3的做法,快餐店的菜这么多,你每一种都要,你们一家吃得了吗?太浪费了吧!

    生5:我也有同感,假如你们是为了尝一尝本店的菜,你们可以分成几次来,每次点不同的菜,就可以了。

    生3:好吧!我接受。让我再想一想。

    生6:我家有4口人,所以我要点4个菜才够吃……

    ……

    (四)新菜定价

    师:李叔叔在经营快餐店的同时,顾客都反应肉食太少了。于是,他就加了一道辣鸡块的菜。这个菜色香味美,比鱼香鸡丝的本钱要高一些,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卖多少钱?生1:我认为这是新菜,应该便宜一些推出,所以定价8元。

    生2:我认为它的本钱比较高、味香,所以定价12元。

    ……

    师:根据大家的定价,假如在刚才你们一家点的。菜上减去一个菜,再加上这个菜的话,你们要花多少钱?

    生1:我们一家要花的钱是27.50-6=21.50(元),21.50+8=29.50(元)。

    生2:17.50-4=13.50(元),13.50+12=25.50(元)。

    ……

    (五)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

    生1:为了吸引顾客,我们小组认为三菜可以是:鱼香鸡丝、水果沙拉,烧茄子,再加一个三鲜汤。

    生2:我们反对,假如这样配菜的话,快餐店肯定要亏本了。我们小组认为三菜一汤应该是,土豆丝、鱼香鸡丝、炒芹菜,再加一个紫菜汤,正好20元,这样能保证不亏本,也能给顾客赠送米饭。

    ……

    (六)总结

    篇五: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能判断一个四位数接近哪个整千数,培养估计意识,增强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流程流程

    一、引入课题

    PPT出示: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了。请看屏幕。这是小明家新买的一些家用电器。你能从图片上了解哪些信息?(暂停)

    2、师:今天就用这些信息一起来研究“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流程

    二、自主编题,选数比较

    1、师:这四种电器有的比较贵,有的比较便宜,请你从中选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并且用“()○()”形式表示两种电器价格的大小关系。[在图片下方导入:()○()]

    (暂停)

    2、师:你选的是哪两种商品?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它们的价格的?

    (暂停)

    流程三、呈现材料,分类整理

    1、师:老师把同学们刚才比的这些式子整理了一下,收集在大屏幕上。如果给这些式子分一分类,你认为可以怎样分?(暂停)

    2、师:刚才同学们自己给这些式子分了类,方法一定很多。为了便于研究,老师将这些式子分成了“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类。

    流程四、探究规律,总结方法

    1、师:我们先来观察左边一列的三道式子,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三道式子中的三位数总比四位数小。为什么三位数总比四位数小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2、师:三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呢?四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呢?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有什么规律?

    3、师: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4、师:下面我们来观察右边一列的三道式子,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5、师:两个四位数比较大小,先比较它们的最高位千位,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流程五、抽签游戏:

    1、师:下面我们来玩个抽签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队,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抽的签是0——9这十个数字签,分别装在两个口袋里。我们来看一下游戏规则:1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2每支签上有一个数字,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3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一队就赢;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PPT导入游戏规则内容)

    2、(暂停)看明白了吗?下面就开始游戏吧!

    3、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认为最关键的一抽是哪一抽?为什么?(暂停)

    4、师:现在,我们换一种玩法。请看清游戏规则二。

    PPT导入:

    1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队,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2每支签上有一个数字,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3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一队就赢;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暂停)

    5、师小结:通过刚才两轮比赛,你有什么收获?(暂停)第一轮比赛的游戏规则是从低位比起的,一般需要抽四次才能决出胜负,而第二轮的比赛是从高位比起的,一般只要抽一次就能决定胜负,只有抽到了相同的数字才需要继续抽,所以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从高位比起更简便。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第4题

    1、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请同学们在○里填上“<”或“>”。在比的时候,把比较两数大小的关键数字用圆圈圈一下。2、课件出示答案。

    师:你都做对了吗?和电脑核对一下。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第5、7题

    课件导入第5题,师:我们一起来看想想做做第五题。

    1、师: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在座位上说一说。(暂停)一起来核对一下。你们都说对了吗?我们来看划红线的这两个数,它们都接近5000,你看出这两个数的有什么不同了吗?对了,4900比5000少一些,而5003又比5000多一点儿,所以这两个数都接近5000。

    2、课件导入第7题的统计表。

    师: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这张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暂停)

    3、师:哪天售出的书最多?哪天售出的书最少?你会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师:这三天售出的书大约各有几千册?(暂停)你回答对了吗?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8: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中国五岳的奇山美景。你知道哪五座山被称为五岳?(课件出示五岳,师依次介绍)哪座山最高?哪座山最低?谁能把它们的高度从高到低排一排?

    流程九: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懂得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那么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和你的好朋友再找一些数比一比,说一说。

    篇六: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 3枝铅笔平均分给 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平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平均分成了两块。

    (2)把一个饼(实物图)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提问:可不可以说是平均分成了两块?为什么?

    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

    (3)指导学生读。

    (4)指导学生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

    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

    (5)涂色练习。

    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

    (6)指导练习。

    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的挂图,让学生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教学例2。

    (1)先出示一个整圆,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问:这个圆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个圆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导学生写出。

    (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标上。

    3.教学例3。

    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提问: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个分数写出来。(一人板书,全班齐练。)

    数一数这张长方形纸上有几个。

    4.教学例4。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 ,再填空: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5.教学例5。

    (1)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提问: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

    (3)数一数这条线段一上有几个。

    6.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指出上面我们学习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结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一些先折出来的同学示范怎么折。分数的折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折出最常见的几种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题。

    这道题是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要说一说为什么。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课外作业

    用正方形纸片分别折出它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6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22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跳》体育教案【优秀7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