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石壕吏》教案优秀6篇
  • 《石壕吏》教案优秀6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15 08:48:13
  • 移动端:《石壕吏》教案优秀6篇
  •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6篇《石壕吏》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篇一:《石壕吏》教案 篇一

    一、导入:

    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篇二: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篇三:《石壕吏》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127;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127;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127;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127;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平”,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篇四: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诵读至堂上背诵。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归纳法、赏析法、表演法、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进行一次穿越,我们“梦回唐朝”,去拜访一位大诗人——杜甫。

    一、《梦回唐朝》之第一站: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二.《梦回唐朝》之第二站:了解一段历史 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三吏” “三别”。

    三.《梦回唐朝》之第三站:拜读一首诗 《石壕吏》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背诵这首诗。

    (二)读诗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五言:二、三停顿)

    3、读出感情。(语调要低沉、悲愤沉郁)

    1)、读准字音。

    逾(yu)邺(ye)戍(shu)老妪(yu)咽(ye)

    2)、论诗

    1、论思想内容。

    2、论写作特色。

    3、论遣词造句。

    四.《梦回唐朝》之第四站:拓展延伸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五.课堂检测

    1、 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表明“老妇”一家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_________ 。

    六.背诗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2、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

    七、告别唐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不让 :“三吏” “三别”的悲剧重演!

    八、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

    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篇五:《石壕吏》教案 篇五

    知识目标

    1、反复朗读,同时在梳理完读音后注重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

    2、通过翻译感知主要内容,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熟读成诵。

    2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鉴于学生文言功底薄弱,加之对文言文的排斥,所以还是以文言基础为准。布置以下预习作业:

    1、查询作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收集作者的故事,明白此诗的背景来历。

    2、梳理字音,自行对照标注进行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字词翻译。

    3、汇成连贯的句子翻译。(不会翻译的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标注)

    提前背诵。

    4、全班分为两大组,根据本课内容自行准备一个短剧。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教学过程:

    作者导入

    1、让学生讲述与杜甫有关的小故事(慢则一则,快则两则)。

    2、让学生说说我们所学过的杜甫的作品有哪些。

    3、让学生简单介绍杜甫(提示:尤其要有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来历

    教师补充明确: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整体感知

    1、听朗读,梳理字音及节奏,之后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明确。(在本课最后还要进行朗读提升:有感情的朗读)。

    2、要求学生看课文注解,理解全文大意,整体感知。教师出示重点文言词汇进行提问并最后明确于幻灯片。

    3、教师提问

    (1)《石壕吏》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它讲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唐朝穷兵黩武,为补充兵力以平定安史之乱,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2)《石壕吏》作为叙述诗,其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分别是什么?抢答形式进行。

    (3)根据内容如何进行分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并分析如此分段的原因,对所有课文分段的技巧进行

    分析诗歌

    第(1)段

    征兵作战一般都要健壮的青年,然而一句“老翁逾墙走”却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教师均予以肯定,并提示学生一定要联想。最后教师明确于多媒体。

    第(2)段

    1、对于征兵一事,老妪的哭诉有哪些?这些哭诉内容又说明了或是反应了什么?请同学们在回答相应诗句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2、面对老妪的哭诉,官吏有什么反应?在对话中,酷吏和老妪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明确。

    篇六: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人的凄苦之情。把握诗人的矛盾心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与鉴赏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习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

    (检查背诵)

    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师板书《石壕吏》)

    二、师生共同解题

    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

    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

    生齐答

    三、整体感知:

    师:很显然,杜甫是在写关于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大声诵读第一段,并从中找出答案来?

    生齐声朗读!

    师:发现答案了吗?

    生有吏夜捉人

    师:板书吏夜捉

    师:吏为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

    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

    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

    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

    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

    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

    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师:我们读后初步感受了老妇人的“苦”,那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来仔细体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讨论,或同桌,或邻近座位讨论。

    师:巡视,与学生亲切交流,点拔,启发、展示。讨论成果

    师:大家讨论十分积极,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好吗?

    可能会出现: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非常凄苦,老妇人刚刚连丧二子,十分悲惨。

    2、“三男邺城戍”也写出老妇人的苦,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走上了前线,老妇人肯定为他们生命担忧,而且这个家庭生活也没有了着落。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一句话,老妇人不仅命运悲惨,生存也十分艰难。

    4、“老妪力衰……炊”这句,读起来也让人心酸,老妇人虽然力气衰弱,但自己还请求上前线,赶快去给士兵煮早饭,真是十分可怜。

    5、“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值得人可怜,老妇人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战争让这个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也让人心酸,也让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师:学生发言积极,把握非常准确,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深的同情来朗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语调十分沉郁)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背诵了,其他同学想不想也会背诵啊!

    四、背诵指导

    师:那老师今天教你们一招,你们可以采用问答的方法。大家知道吏和妇是对话的过程,但文章没有写吏的问话,我们可以想像出来啊。同学现在想象一下,吏有可能会问了什么?

    1、你们家人都到哪里去了?

    2、你们家还有别的人吗?

    3、那你打算怎么交差呢?

    师:那现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官吏问,一人扮演老妇回答啊!然后再交换角色!

    生开始互助问答,扮演角色背诵。

    师生背诵。

    师:这个不幸的家庭是令人怜悯的,饱受苦难的老妇人是令人同情的,然而老妇人的诉说打动了官吏吗?

    师:是啊!如此不幸,最终还是难逃此劫啊!可见石壕吏是……(故作停顿)

    五、写作手法分析

    师:同学们回答很准确,你们感受体会十分到位,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读者却深刻领会到这一点,作者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才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侧面烘托。

    作者通过对老妇人苦难的深刻刻画来侧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无情,体现作者对官吏的批判。

    六、教师总结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永恒的主题,在《春望》中体现是他的“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现是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请我们带着杜甫这份“爱民之心,知民之苦”来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师生齐背。

    七、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背诵默写《石壕吏》。

    2、请同学们以“石壕吏”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吏夜捉呼怒

    老妇啼苦

    “我”忧国忧民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不足之处: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指向不明。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从状老妇的凄苦亦可见之。这样一来,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石壕吏》教案优秀6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24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老师评语(优秀10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