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师说的教案【优秀10篇】
  • 师说的教案【优秀10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25 12:10:43
  • 移动端:师说的教案【优秀10篇】
  •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小编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师说的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语文《师说》教案 篇一

    背景材料

    一、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

    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 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 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本文的教学目的;

    2、作者介绍、解题;

    3、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 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 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 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A、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B、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C、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篇二:师说的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温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本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本;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文章主要思想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本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本,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本。“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文章主要思想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文章主要思想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文章主要思想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式论证文章主要思想

    论点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文章主要思想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式?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篇三:师说教案 篇三

    背景材料一、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一、 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四、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 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本文的教学目的;

    2、作者介绍、解题;

    3、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 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 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2)“之”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 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④分析第三段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A、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B、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C、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内容

    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

    篇四:师说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篇五:师说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3、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4、鉴赏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作方法以及下定义、举例子、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诵读赏析,点拨讨论;强化背诵,知识巩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并掌握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重点实词如“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家对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韩愈的基本文学常识

    3、理解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二、走进作者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请慢慢地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词,可向同学请教,也可举手向老师提出,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的朗读。

    三、强调诵读指导

    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仔细默读课文第一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如果碰到不明白的,就同桌互相讨论或做上记号,五分钟后,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一起来解决。

    四、词句疏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思考:学完这段文字,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1、老师的必要性

    2、老师的定义

    3、择师的标准

    仔细默读课文第三、第四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碰到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五分钟后,我们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疏通文句: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同桌互相讨论第三、第四两段,思考一下:

    1、圣人是如何对待“从师”这个问题的?

    2、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五、出示课堂训练

    请拿出作业本,按要求做下面投影上的题目,下课后马上上交

    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老师的定义是————————————

    2、择师的标准是————————————

    3、《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也说了同样意思的话:——————————————————————————

    二、解释下列蓝色字体的词语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习,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段,重点掌握红色字体的字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难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根据线索当堂背诵第二段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段

    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一、分析第三、四段:标出第三、四段重点字词,学生掌握落实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第3段,分别从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4、、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耻:以……为耻。 ②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羞:以……为羞。 ④小:以……为小。

    ⑤奇:以……为奇。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5、通假字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四、思考: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篇六:师说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习,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习的道理,B从师学习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篇七:师说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

    (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 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 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

    2)也说明了从师的

    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篇八:师说教案 篇八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课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教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文章

    1.学生自读文章,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文章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文章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答案:“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案: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总结:“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总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总结:“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答案表示了他的立场?

    答案:“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答案: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篇九:师说教案 篇九

    【背景材料】

    一、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

    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三、《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邪?”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何如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四、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分段;

    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篇十:师说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 贻( )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师者,所以 也

    吾师道也, ?是故 , ,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师说的教案【优秀10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37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新年晚会主持词【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