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报任安书文言文注解_翻译在线看(2)(精选5篇)
  • 报任安书文言文注解_翻译在线看(2)(精选5篇)

    篇一:作者简介 篇一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篇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报任安书》译文 篇二

    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象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象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象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绐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智慧就聚于一身;乐于助人,是“仁”的起点;正当的取予,是推行“义”的依据;懂得耻辱,是勇的标志;建立美好的名声,是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人遗留下来的余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尽忠和报效信诚,而获得有奇策和才干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整顿军队,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每日积累功劳,谋得高官厚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来。以前,我也曾置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在朝堂上发表些不值一提的意见。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纲纪,竭尽思虑,到现在身体残废而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卑贱者中间,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羞辱了当世的君子们吗?唉!唉!象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还有什么可说的!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象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篇三:鉴赏 篇三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暴政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篇四:创作背景 篇四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此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篇五:高中语文文言文《报任安书》知识点 篇五

    一、掌握下列字词

    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

    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间(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认可)

    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名节)

    9、就:卒就死耳(走向)

    10、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

    11、趋:用之所趋异也(趋求,追求)

    12、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

    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木棰,荆条)

    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

    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zǎn)、笞(chī)

    16、古代肉刑:劓(y)、刵(ě)、膑(bn)、刖(yu)、宫

    17、传(zhun): 传曰刑不上大夫(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o曲礼》)

    18、渐:积威约之渐(渐进)

    19、鲜(xiān):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

    20、圜(hun)墙:幽于圜墙之中(指监狱)

    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

    22、西伯:(周文王姬昌)

    23、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

    24、械:受械于陈(刑具)

    25、倾:权倾五伯(超过)

    26、请室:囚于请室(请罪之室,指囚禁有罪官吏的特设牢房)

    27、三木:关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

    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以铁束颈)

    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

    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指法律)

    31、以:以稍陵迟(因,因此)

    32、陵迟:以稍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

    33、引节:乃欲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

    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舍生就死)

    35、缧绁(lixi):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

    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

    37、没(m)世:鄙陋没世(终结一生)

    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

    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

    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

    41、厄():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

    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著)

    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

    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

    45、见(xin):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

    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

    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

    48、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49、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

    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处在屈辱的地位)

    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邻里、同乡)

    52、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

    53、垢:垢弥甚耳(污垢,指耻辱)

    54、闺閤(g):身直为闺閤之臣(宫中小门,代指宫禁)

    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

    56、狂惑:以通其狂惑(内心的悲愤)

    57、剌谬(lmi):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违背)

    58、曼辞:曼辞以自饰(好听的话)

    二、通假字

    1、诎:诎体受辱(同屈,弯屈)

    2、以: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3、罔:及罪至罔加(通网,法网)

    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大都,大抵)

    6、失(y):放失旧闻(通佚,散乱的)

    7、责(zhi):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三、词类活用

    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

    2、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3、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

    4、粪土:幽于粪土之中(我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

    四、一词多义

    1、仆:①(p)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我)

    ②(pū)前仆后继(倒下)

    2、固:①请略陈固陋(固塞)

    ②固主上所戏弄(本来)

    3、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隔了很久)

    ②(qu)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4、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掌管占卜的官)

    ②(b0)萝卜

    5、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同等看待)

    ②天涯若比邻(靠近的)

    6、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

    ②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7、槛:①(jin)及在槛阱之中(木笼)

    ②(kǎn)门槛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发愤: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抒发愤懑)

    2、下流:下流多谤议(负罪受辱的处境)


    报任安书文言文注解_翻译在线看(2)(精选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49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元旦来临之际祝福语优秀4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