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30 09:15:44
  • 移动端:《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篇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篇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二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说辩的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2、语言点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B、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习,翻译全文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利,害)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4、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习。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五、探究学习·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习三)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归纳语言点

    2、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删掉?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二、写作特点

    1、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2、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三、讲解课后习题并布置作业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篇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氾、佚、缒、阙。

    ②多音字:朝(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回答:编年体史书。

    提问:《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听多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齐读)

    第三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齐读课文)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出处、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2、说。

    例句、出处、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3、辞。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

    例句、出处、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

    例句出处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处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出处释义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篇四:《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 、实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为驻扎,驻军。

    2 、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xx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4、省略句 ○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教师明确译文)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郑文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 、实词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9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

    2 、虚词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

    3 、句式

    1省略句 ○

    A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 、(烛之武)夜缒而出。

    2、宾语前置句 ○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篇五:《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五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 www.niubb.net 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篇六:《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六

    定位《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文言文的第一,选自《左传》,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幅较短。语文实践、探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烛之武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的说辩艺术以及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

    本单元四课文均属先秦历史散文,写人记事生动形象,都表现了人物的论辩才能,学习本单元,除了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和先秦历史散文的特点外,要着重了解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的说辩艺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中文言文学习开好头。

    切入

    1,你知道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打郑国吗?

    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中的《重耳之亡》,了解“秦晋之好”和“城濮之战”的故事,以及《左传》的有关知识。课堂先由学生或教师讲述“秦晋之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读完这文章后,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从文章出发,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还可以问学生: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他能够说服秦伯退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

    1, 晋国为什么要联秦攻郑,即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针对此句教师先补充简易的秦晋郑楚四国形势图和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诱导学生思考本段的内容和上面的问题:

    点拨: A 1 战争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B 1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C 1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后分析探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烛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极力推荐,可是,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本段的重点在“说”,先让学生自读、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内容,再探究说辞的思路和艺术。

    说辩内容: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

    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

    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君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5)“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驻守。烛之武终于说退秦师。

    说辩思路: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的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说辩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 这时,你觉得文中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烛之武的说辞仅百余字,语言精练,含义丰富。他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退师”,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另外,晋文公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既表现了秦伯大度宽容,又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力荐烛之武,也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知人善谏。这些无不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光芒,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5,就伊拉克问题,让学生假定自己是伊拉克、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任意一国的大使,去游说另一国家。

    着重让学生掌握说辩艺术,学习古人的智慧。说辩也要学会知己知彼,以退为进,利诱对方,推知心理,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推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方引证,推测未来,阐明利害等。

    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与课文作比较,进一步了解《左传》中人物的说 辩艺术。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 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 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

    ①齐管仲是从哪几个方面替齐国攻打楚国找借口的?楚国使者是如何应对的?②齐侯是如何恃强威胁楚国的?屈完又是怎样应对的?③四个人物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点拨:管仲先借周召康公赋予齐的权力和先君拥有的势力范围,认为可以攻打;再直接指出楚国有两大错误,认为应该攻打。管仲振振有辞,咄咄逼人。楚国使者委婉迂回,针锋相对。齐侯既虚情假意,又炫耀武力,恃强威胁。屈完先指斥齐侯,再不甘示弱给以回击。

    实践要点

    1,明晰辩辞思路,分析说辩艺术:让学生分别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边议边问,不可面面俱到地串讲课

    文,主要让学生比较双方问答的侧重点、角度、思路,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把握语言特点,不必追求统一结论。

    2 ,智慧借鉴:对于文中的人物,要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去学习,不论国家、派别、地位,只要是智慧,对我们有用,就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因此,有必要对文中每位人物加以思考和探讨。

    (陕西/刘康民)

    《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篇七:《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课文分析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有关知识总结

    (1)、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3)、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篇八:《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八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平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应是__________,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篇九:《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相关资料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七、布置作业。

    赏析本文结构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熟悉课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赏析本文结构美

    1、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看法)

    2、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四、布置赏析作业:本文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

    第三课时

    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

    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3、教师归纳,并补充。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2、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50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期末教师评语(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