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
  •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2-09 19:51:20
  • 移动端: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
  •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篇一: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明白情绪是可以主观调控的。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4、形成自我调控、自我控制的习惯。

    5、懂得调控自己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6、通过学习合理调控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7、学会观注他人的情绪,尊重他人,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三国演义》中周瑜是怎么死的?(被气死)设问:

    1、周瑜是怎么死的?(气死的)

    2、他为什么会被气死?(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引导)

    人有七情六欲,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就不会被人气死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意、不如意),因此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听任情绪的摆布,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情绪,用适当方式来转移、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会调控情绪(板书)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板书)

    活动一: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排解不良情绪(板书)

    活动二:模拟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李伟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总结: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不稳定性、强烈性、自控能力差

    活动三:学生看教材上65页的故事,讨论:不良情绪对人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有什么消极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活动四:出谋划策

    请你给下面的同学出主意,开处方,帮助他们调控情绪。(见课本P66)

    老师总结:我们同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转移话题、改变环境,我们把他们叫做:转移注意力。在适合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写日记,我们把他们叫做:合理发泄法。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我们把他们叫做:理智控制法。

    具体介绍各方法的含义和方式

    1、注意转移法: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2、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

    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叫;

    听听音乐;发发牢骚;写写日记;

    声声吁叹……

    3、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1)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

    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2)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3)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4)升华法:

    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采取的有益行为,产生积极情绪。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愤,写出《孙膑兵法》,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再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我们已经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我们发泄情绪,调适情绪要注意场合了?下面看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中午,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李晔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妈妈的批评,他心里非常难过,也很懊恼。邻座王强考得不错,他不禁喜形于色,大声地对周围同学说:“我妈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全套的《网球王子》光碟,到时候,我借给你们看。”张亮听到这话,一声不响地走出教室……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老师归纳: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不同、遭遇不同的事情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但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最好能考虑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否则有可能引起不尊重甚至伤害他人的情况。

    老师总结:表面上情绪似乎是个人情感,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而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控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与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而痛苦会减半,同学们的情谊也将更加深厚。

    三、课堂达标:练兵场

    连连看:(请同学讲)

    1、当你面对他人的批评时G、不要内疚,要记取“吃一堑,长一智”。

    2、当你和家人有误会时B、不要难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3、当你做错事时C、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

    4、当你对他人表现不满时D.不要愤怒,要选择“得饶人处且饶人”。

    5、当有人对你不满时E、不要生气,要自勉“走自己的。

    6、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时F.不要焦虑,要相信“人最终会战胜环境”。

    7、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A.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时不有”。

    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有什么情绪?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调节,及时地加以排解,我们要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让你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

    篇二:心理健康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了解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辅导方法。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进程

    Ⅰ。新课引入

    ① 问学生现在农村是老人多还是年轻人多?

    ② 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后果。

    (原因:大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小的方面是农村人向往好生活追求好生活,为 子女创造好环境的美好愿望)

    造成后果:1.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严重影响了民族的振兴3.严重影响了国 家的兴旺发 达

    Ⅱ。进行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 1.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 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 怒 性格。 2.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 郁的24.2%。

    说明:留守儿童情绪明显消极

    请同学们阅读:3.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 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据湖北一些基层妇联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 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甚至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

    4、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则把留守儿童看成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 子。

    说明: 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

    请同学们阅读:5.有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

    6、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不能像其他的同龄儿童那样,享受到应有的家庭 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就用金钱补偿留 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而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 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 到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以致于做出一些逆反的事情。 说明:留守儿童内心发展失衡

    请同学们阅读:7. 在农村,“读书”曾经是许多家庭对子女改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唯一期 望,认为通过读书、考学、参加工作脱离农村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在打工浪潮的冲击下, 部 分家长看到一些打工者虽然没有文凭,甚至个别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的现象,再加上看 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打工潮”带来 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少部分打工者的暴富和大多数打工者回乡过年时的风光,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的初 中生。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把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于是就在学校里混日子。

    说明:留守儿童人生观念偏移

    请同学们阅读:8.我们知道,对儿童而言,认知水平,更多的是指儿童的道德学习、思想认识等方 面的认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 观念上没有人进行正面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 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功利思想严重。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 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的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 况都要好。

    说明:留守儿童认知水平较差

    请同学们阅读:9.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常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排解,进而导致他们 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研究显示,留守 儿童较为内向,具有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说明:留守儿童交际出现障碍

    小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Ⅲ 。结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①留守儿童得不到父爱母爱的滋润

    ②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

    ③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与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

    Ⅳ。介绍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①健全档案,让留守儿童留下脚印

    ②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③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心态阳光

    ④建立友情,让留守儿童勇于倾述

    ⑤ 对症下药,让留守儿童正视挫折 (首先,换个角度,审视挫折。其次,充满自信,战胜挫折 第三,自我调节,心灵快乐 第四,适度“移情”,放松自己 第五,决不放弃,奋勇拼搏。第六, 痛哭一场,情绪宣泄 第七,纠正认知偏差,与人为善。)

    篇三:心理健康教案 篇三

    主题:

    寻找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的:

    1、认知方面: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消极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2、情感方面: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

    3、行为方面: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改变认识”来调节情绪的方法,即“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认识和想法。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2、准备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内心和平曲”、歌曲磁带“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难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地出现或延续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是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带来了什么影响?

    2、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内容:学生A、B各自在看发下的数学考卷。A自方自语:“唉,这下完了,79分,比上次下隆了10分,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很失望。……这道题怎么多扣我2分,×老师从来没对我有过好感。”然后就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B叫A:“××,放学了,我们一起走吧。”A不理。B上前看A的考卷说“啊呀,第三道题你不是复习过了吗?怎么做错了,真可惜。”A冷冷地回答:“是呀,我脑子笨,有啥可惜,有的人开心也来不及呢?”B安慰说:“你不要难过了,我上次测验也只有75分。”A回答:“猫哭老鼠,假慈悲。”

    旁白:第二天,A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数学老师总是避开,数学课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

    (2)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并板书。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消极情绪,并把消极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伴随这种消极情绪的行为往往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不良后果,并将学生的发言归纳成板书。

    篇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四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形式:

    游戏,情景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言:

    通过几周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本领?你的心情怎样?

    1、先请几位组长上台讲述。如:

    (1)我会写“爸爸”和“妈妈”了(在黑板上展示)。

    (2)我能看书了(把看过的故事、儿歌讲出来)。

    (3)我会做广播操了(做一做)。

    (4)我会唱歌啦!

    ……

    2、分组活动(6至8人一组)。活动结束各组推选一名发言最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本领哪里来?

    3、设置“你知多少”竞赛题,放出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回答出题目,充分体会学习成功的甘甜。

    二、读一读:儿歌——学习最快乐

    早晨太阳东边起,背起书包上学去。

    今天老师教我1+1,明天老师教我a,b,c。

    唱歌、跳舞、学画画,会写字来会做题。

    从小想当科学家,从小我就爱学习。

    学到知识和文化,明白许多怪问题。

    爸爸妈妈来夸我,爷爷奶奶笑眯眯。

    如果有人来问我,什么使你最快乐?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最快乐的是学习。

    三、想一想:

    1、学习的快乐在哪里?

    2、既然学习是快乐的,你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四、送你几句话:

    1、学习是辛苦,可也带来不少愉快。

    2、学习可以给人带来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

    学习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你越是学习认真、努力,学习越有趣。如果你不信,就试试看吧!

    篇五:心理健康教案 篇五

    一、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二、班会准备:

    调查问卷、课件制作、开展方法:讨论法,说说、议议。

    三、班会程序:

    1、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2、根据课前统计情况,

    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四、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师: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师: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学生发言)

    师: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五、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事例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六、从自身找原因

    师: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学生发言)

    七、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

    八、与父母交流

    师:我们要应和父母多一点交流。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学生发言)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小结: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71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