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分数的意义一等奖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8篇)
  • 【分数的意义一等奖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8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1”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1” 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1”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1”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1”和以前的“1”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个广义的“1”叫做单位“1”。

    2、深入理解单位“1”

    课件出示: 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1”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 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圈也就是4个“1”)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1”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1”那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圆片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应该怎样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是谁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体: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物体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让同学们先交流交流,在练习纸上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小组交流后汇报。

    在学生找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单位的“1”的四分之一?

    生:把这四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个正方体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八个正方体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个五角星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十二个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分之一是把谁看做单位一呢?怎样才能把这四个苹果看做单位“1”呢?课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操作:你们的学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师这样许多物体组成的单位“1”,拿出来画一画、分一分,从单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生:我把8个圆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8个圆圈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是把谁看作单位“1”。

    3、对比总结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分之一,这些四分之一的单位“1”相同吗?各是把谁看作单位“1”?可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寻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数

    课件出示刚刚同学们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5、创造分数

    拿出学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这些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能从小棒中发现哪些分数。思考:你把这些小棒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几分之几?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师顺势板书学生找到的分数。

    6、总结分数的意义

    在前面观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告诉学生: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它的分数单位。在分数中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并让学生说说都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等等。

    练习:老师报数学生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深化练习

    1、读读下面有关分数的资料,说说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并谈谈你的感受。

    (1)我国小学生的近视人数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2)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24小时)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层的海水中含盐量达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见课件)

    3、下面各图中用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吗?说说理由。(见课件)

    4、图形中找分数

    图中蓝色部分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重叠后得到的,根据图形填空。

    图形中的蓝色部分面积各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占大长方形面积的(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

    5、数学智慧

    这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师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却从第一盒中拿走了1颗,从第二盒中拿走了2颗,从第三盒中拿走了3颗,这是为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教具:

    课件、各种形状的纸张、水彩笔等。

    引入:

    1、分苹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同学,谁能帮老师分一分?

    生:一个同学分一个。

    师:那还剩下一个怎么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师:那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是么?

    生:是。

    2、(幻灯出示书上的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古代,因为生产的需要,人们为了测量,把物体分成一段、两段、三段,不够一段了,不是整数,不能用整数的结果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出示幻灯,找同学来读)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

    一、学习一个整体的分数

    1、幻灯出示1/4,这就是一个分数,它读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谁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它表示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教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吧。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1)任意选桌上的的材料创造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1/4表示出来。

    (一)、学习一个物体的1/4

    (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

    1、展示汇报

    (1)师在同学中分别找到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的1/4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生展示,师帮助强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边做,师边幻灯演示。

    2、师小结:以上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1份”“1/4”)

    3、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出示幻灯练习题),请说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4、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幻灯出示)这是一块正方形的蛋糕,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代表它,它是原来蛋糕的1/4,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做一回设计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它原来的样子。

    5、请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啦?

    6、学生展示,老师幻灯演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

    (二)、学习一些物体的1/4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这又是一块蛋糕,露出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来会是什么样子么?同学猜测。

    师出示圆形的蛋糕

    (2)老师这里还有一块蛋糕,用分数表示是1/8(幻灯),请同学们猜猜这次的蛋糕原来的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动手画一画原来是样子。然后小组讨论。

    同学展示作品。

    师:大多数年同学画的都是圆形的蛋糕,可是这次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了,而是由8块单独的蛋糕排列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次的蛋糕不是一个了,而是一些物体了。(板书“一些物体”)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刚上课时摆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体摆出的1/4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请2名学生到前面投影仪上展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说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幻灯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同学读)老师板书“一个整体”

    请同学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说说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了?你是怎么样分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再找两名同学展示)

    3、请同学们看看你刚刚分的1/4,都是1/4,为什么有的同学分得的是1个物体,有的是2个物体?

    生汇报,这个整体变了,因为四分之一是1个物体的原来是4个物体,四分之一是2个物体的原来是8个物体。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再说说同样是一个这一个物体,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

    生汇报:可以

    师:为什么?

    生:当有4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4,当有8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8…师:这说明什么?

    生:分子不变,分母变了,说明分的份数变了。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二、学习单位“1”

    1、师:刚刚我们分过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称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这个“1”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答:因为这个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

    2、师小结,刚刚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3、请同学们再看一下我们刚刚分过的物体,它们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了?

    (教师举例课后题)

    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三、练习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2块糖),看看谁最聪明,回答的又快又好。

    完成幻灯的练习

    四、学习分数单位

    1、同学们,请看黑板,其实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师:谁能说说刚才题中的分数单位?

    生:1/4、1/8、1/2…

    师:老师说一个数,看谁能快速地说出他的分数单位。3/4、2/5、8/9…

    生抢答。

    师:老师还没说分子呢,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了,你们发现什么窍门了么?

    生:分子都是1

    生:分母都是分的那个份数。

    师:所以说,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为你们而骄傲,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习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习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习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习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习,巩固分数概念。第

    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2、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讨论、观察、比较后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并通过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一个饼分给4个学生,怎么分大家才公平?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明确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为了突破这难点便于理解和认识,我先引导学生联系每个分数观察各是“把什么平均分”,关注平均分的对象,感受平均分的对象包括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其中特别注意对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理解:接着以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说明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通常看做单位1,依据各类具体事务抽象出单位1,使学生体验与认识:忍受追问上面表示的分数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用具体对象支撑对抽象的单位1的理解。有具体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对象,帮助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用单位1平均分来分别解释、说明每个分数的含义,从抽象的层面分析、体验每个分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综合这些分数“都是怎么得到的?”思考不同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共同点,抽象分数本质的特征,然后依据交流出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的数是分数”,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4、动手操作,领悟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相同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深化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巧设练习,深化新知

    练习的设计有浅入深,分为基础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不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设计游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 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平均分”。“平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三)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数学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习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七

    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要求下,数学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本节课我在学生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分数,对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已经了解,并且知道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进行平均分。在以往有关分数的教学中,感觉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学生也觉得分数这个东西很抽象,存在理解的误区。学生对于分数的感知很少,好多就是靠背下来的,没有亲身体会过分数的真正含义。由于分数与“除法”、“比”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意义不理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四、设计思路: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具有挑战新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五、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的过程,探索分数的意义,充分感知体验分数概念中的各要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西瓜图)现在要把这个西瓜合理的分给每一个同学,应该怎样做?(平均分)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对于这个分数你有哪些认识?(关于这个分数,我已经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顾,明确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1、认识单位“1”

    (1)、举例平均分

    师:刚才我们是把一个西瓜进行了平均分,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进行平均分?(学生举例)

    估计学生会举出: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

    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如果学生没有说到一些物体的平均分,教师直接引导:我这里有一些笔,你能把它们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吗?)

    抓住学生中所说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事例问:他把什么进行了平均分?和前面几个同学说的有什么不一样?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师小结揭示单位“1”: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些个整体,我们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1”。

    举例单位“1”

    (3)举例单位“1”

    师:谁能说说我们还可以把哪些想成一个单位1。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句子,读读看,它们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

    书上练习: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

    男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的

    一条路,已修好全长的

    小丽看了一本书的

    (4)总结单位“1”

    刚才我们列举了这么多的单位“1”,老师这里用一首儿歌概括了,读读看:

    一条道路一个梨……

    一吨稻谷一克米……

    一片树林一群鸡……

    都可看做单位“1”。

    自己读读看。看懂了吗。这里的指的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5)单位“1”与数字1的比较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单位1,那么单位“1”和以前所学的数字1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举例,理解单位“1”,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单位“1”有更深更广的认识。】

    2、揭示分数的意义

    (1)集体演示分数

    老师这里有一些笔,想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多少?

    如果我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该怎样做呢?(指生来做)

    其中的一份就是,两份呢?

    (2)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得到分数

    利用手中的材料,你有多少种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把找到的分数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说清你是怎样找到分数的?

    活动材料:6只小狗8只梅花鹿10只蝴蝶4块橡皮

    (3)汇报

    学生汇报:

    渗透分数单位明确分数单位

    同一个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

    同样的分数,由于单位“1”的不同,每份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同一个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同样的分数,由于单位“1”的不同,每份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4)具体环境中理解

    老师这里有一句话,一起来看一看:中桥小学五一班共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13人,男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5)揭示意义

    师小结: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这就是分数的意义。一起读一读。(板书)(如果开始学生说不出,在这里揭示: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由具体的事物抽象出语言形式,是思维的一个提升、概括。】

    (三)、生活中的分数:

    1、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分数

    2、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读读看。学生在自由读题后指生回答。

    果品生产是平谷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平谷建成了大桃、板栗、红杏、苹果等8大果品基地,年总产量1.6亿公斤,约占北京市总产量的1/4,连续12年居北京市首位,是全国果品百强区之一。表示把北京市果品总量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平谷的果品总量占其中的1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分数不止在数学课堂中体现,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四)、数学小知识

    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传》中,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所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设计意图:数学小知识的介绍,不仅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发展,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看书: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75页到77页,完成练习十二的1、2、4、5、8题。

    (六)、游戏下课。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景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

    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1/2)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老师:如果用图表示,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表示。

    学生展示成果。

    (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乙: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丙:我把12个△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丁:我把1米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8个苹果、12个△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一个实物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8个苹果、12个△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筐茄子、一车煤、一个年级的人数、全中国人口等。

    2、概括分数。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

    老师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分数表示什么意义?每天睡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1/3

    头的长度占身高的1/8

    2、说一说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分数的意义一等奖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01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吆喝》课文|《吆喝》教案【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