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电影《心灵奇旅》观后感_《心灵奇旅》观后感优秀5篇
  • 电影《心灵奇旅》观后感_《心灵奇旅》观后感优秀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贴心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心灵奇旅》观后感,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心灵奇旅观后感 篇一

    周末好。在年前看完了《心灵奇旅》之后,顺便写了感想。分享一下。

    《心灵奇旅》讲了这么一则故事:主角Joe是一位中学音乐老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但一个失足把他从纽约街道带到了一个奇幻的地方“生之来处”。在那里,灵魂们获得培训,在前往地球之前将获得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spark”(可以理解成生命的意义)。决心要回到地球生活的Joe认识了一个早熟灵魂“二十二”。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兴趣。最后二十二借着Joe的身体,体验了生命种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spark”。二十二的“spark”——享受当下。

    在电影里,“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充满想象力。各类职能角色、画风“毕加索”。其中最喜欢的一个设定,是高度专注做一件事情,就会进入全然忘我境界。身心沉浸于内心体验当中,感受如流水一般,欢快愉悦。相信大家在做项目过程中也有这种体验。电影中画面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这种感觉。

    电影还有一处关于「鱼」故事,我很喜欢。当Joe获得了做梦都想要,在纽约最好爵士俱乐部演奏的机会时,他的想法。我找到了这个电影截图:

    这在现实中很常见,无论是选择学校、选择公司,还是买一件梦寐的商品。当拿到你想要的那个“认证”时,可能能力早已匹配到了。觉得也不过尔尔。我在想,这可能是和我们创造的、虚无的名词有关系。比如:知识分子、世界观、架构师和海洋这种名词标签。如果没有这类词,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举个例子:如果你问,如何才能成为「美好生活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如果你问,如何做好一碗炒饭?如何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如何早睡早起?我有自信给一个准确回答。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落到实处:你要做什么?你想怎么做?也许能适度避免这种失落。

    然后就说到了电影的核心观点。生活不用一直追寻意义,就在活在当下。体验生活。比如:线头、披萨、落叶。.。.。.

    图片说实话,对于这个观点,我理解。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我,不是很赞同。说说我的想法。

    生活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所以享受当下没有错。但是,之所以有过程,是因为有终点(或者说目标)。那终点是什么呢?就是你追寻的意义。只有追寻之后,千帆过尽,眼里都是过往。当下的生活,才是生活。就拿一块金牌来说。对于流浪汉,可能是金钱的刻度。对于体操王子李宁,就是峥嵘岁月。所谓“享受”生活,就是利用生活来激发人类善(或者心理愉悦)的一面。

    拿爬山举例,在山顶才有美妙风景,山底没有。所以繁华看尽,再谈生活,别是一番风味。年轻人还是不要错把「生存」当「生活」,蹉跎了岁月。我特别赞同「《心灵奇旅》:无论年纪多大,你的奋斗观都可以双标[1]」沈奕斐老师的观点。也许50岁后历经沧桑,再坐下来聊聊享受生活。现阶段,还是需要去经历、感受。

    说到生活的意义,在《活出生命的意义》[2]中,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也有具体描写。作者可不是纯理论说说。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心理学家。在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中,仅他和妹妹幸存。67岁学习驾驶飞机,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令人震撼的真实经历和学术知识,极具说服力。他这样回答生命的意义:

    我觉得没有哪个医生能够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棋手:“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人的存在也是这样。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这样,每个人生命的任务就是特定的,完成这些任务的机会也是特定的。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在书中,维克多。弗兰克尔通过他的意义疗法,把人生的意义划分为3种方式,大意是:

    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获得事业成功;

    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爱某个人或者某件事;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自我态度的转变(或者我理解的认知转变)。

    针对第3种方式,书里有个真实案例:

    一名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向作者咨询,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她在两年前去世,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我怎么才能帮助他呢?我该告诉他些什么?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说别的,而是对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医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啊,”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我马上回答:“你看医生,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他没再说话,摇了摇头,悄然离开了我的办公室。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总结一下我对于生活的理解:

    对于体验当下的生活,我理解。但是分阶段;

    对于生活的意义。是生命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解生活给出的提问;

    认真、努力追寻自己生活的意义。

    《心灵奇旅》观后感 篇二

    朋友鼎力推荐的,说是皮克斯和迪士尼联手打造,排片少是真的少,电影整个的质量也是真的高,不虚此行,又是另外一种新的世界观吧。朋友给我说,寻梦环游记,是死亡,那么,心灵奇旅,其实更偏向于新生,偏向于一个,待塑造完成,却又处于游离状态的状态。天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我们总会说这是天注定,后期习惯的养成,对于那些性格,或是约束,或是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

    影片中也有提到,更多的人把它理解成为一个人生目标的选定。其实并不是。很多时候,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很宏伟的目标,就像是二十二,在心灵学院呆了很长时间,甚至体验了很多。她想要什么呢,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会有人想要给她寻找一个目标,发现得到的,就只是徒劳。

    而二十二却在一片落叶之中得到了一切,得到了自己的火花。她所需要的,是一个目标吗?并不是,她也有提到过,或许,她只是擅长于走路,擅长于说话,会被人打击说,明明这只是平庸的活着,并不能够算是火花。

    可明明在这个世间,平平淡淡的活着本来就就是最大的开心与目标,明明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就。多少人,只是看着前方,而从不在意自己脚下的路,从不注意,自己身边美好的瞬间,想要追寻一种伟大,追寻一种独特,追寻一种与众不同,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平平凡凡的活着,明明就已经是一种最大的不同。所以说,二十二的火花究竟是什么呢?可能也只是她对自己的未来的生活一种最基本的向往吧。

    想要好好地去生活,想要去体会生活,想要感受自己身边的一切。

    没有那么多的企盼,只是活着就好。

    心灵奇旅观后感 篇三

    到底该如何生活才能在临终时不留遗憾,皮克斯尝试用一部动画来告诉我们答案。

    故事的主人公Joe是一个不得志的音乐家,他迷恋爵士乐,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知名爵士乐团的一员,和自己的偶像乐手同台表演,终于有一天他的梦想实现了,却不幸掉进了下水道里,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生之来处,遇到了“22”。

    最后历经坎坷,Joe终于回到了地球,加入爵士乐队和偶像同台表演,演出结束后Joe有些失望,偶像乐手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为这一天等了一辈子,我以为我会有更不一样的感觉。"

    最终,Joe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实现目标而是体验生活,所有人都在度过普通的一天又一天。

    《心灵奇旅》观后感 篇四

    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电影。虽然上映了好久一段时间,可是评分还挺高,就去看了。疫情下,电影院里人并不多,整场电影,好大的厅不到10人的观影人数。总体评分能打到9分以上推荐。一部成人动画片,脑洞大开让我们放松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对人生的思考。

    进场比较晚,我看到的剧情JOE已经得到了晚上7点表演的机会,怀揣着巨大的喜悦掉进了那个没盖的井里进入了另一个空间,通往天堂没有回头的路。可是他并不甘心,违反规则,阴差阳错当了导师,帮忙22号寻找火花,期望拿到前往地球的通行证。又误打误撞两人JOE进入了猫的身体,22号则进入了JOE的身体。经过短暂的体验作为人的欢乐,对世界嘈杂声音的感知、对世界混乱交通的惧怕、对美食的渴望、对善良的理发师的感激、对通风口的风的感知、对JOE与妈妈之间的亲情的温暖、被风吹落的那片花瓣……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不像那个空间里没有食物、没有感觉、没有情感……所以22号才在那个空间久久不愿离去,找不到心中所爱所追求的火花。最终,JOE凭着对自我所追求的爵士音乐的喜爱,找到了自我的位置后,想起了没能去地球的22号,进入忘我境界后找到22号解开其心结,哪怕牺牲自我也期望帮22号完成前往地球的旅程。JOE的精神感动了杰瑞,给了他第二次机会……

    22号代表了哪一类人?逃避的一类人?有自我独特的个性和见解,觉得看透了许多事情,觉得自我看得到想像得到的未来,不愿意去尝试去应对。或许内心炙热,可是不轻易向人敞开。应对外界的各种声音,生性敏感……

    如果我们是JOE,我们会像他那么执着,必须到回到他热爱的那个舞台嘛,会那么执着于自我是爵士音乐,不管不顾那么多简单平凡的小事吗?

    2020年对于地球上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相当难熬的一年,经历了疫情,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当下对我们来说活着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死后,回想自我人生的经历,有多少是高光时刻,有多少平凡的过往,有多少是我们不愿去回忆起的。

    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去看,思考自我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继续走下去!

    心灵奇旅观后感 篇五

    已是太久没能踏实的地停下一段时间,盯着屏幕,享受视觉的盛宴: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盛宴可以享受;另一方面,是没有足够清闲自在的时光,可以让我安神专注的做一件与学习无关的事,而《心灵奇旅》这部电影唤醒了久违的感受。

    电影长度适中,看着轻松,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乔伊和小灵魂二十二号之间的故事。乔伊是一个极具天赋的钢琴家,但他的职业只是一个小学音乐老师,并不能满足他的音乐梦,在他母亲眼里他也不算成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他获得了和爵士乐界大牛演出的机会,意味着实现他梦想的时刻到了。可是偏偏这时意外发生,他意外跌入下水道,灵魂进入了转生的“奈何桥”,可他不敢就这样死去,人生有太多的美好值得他去经历,所以逃到了“生前界”。这是一个转世投胎之前,对每一个小灵魂进行准备的地方。在这里吧被委命为一个导师,专门负责让二十二号灵魂开窍。在这期间乔伊学到老很多二人误打误撞回到了人间,却进错了身体。二十二号在乔伊的身体里领悟到了人生的美好,觉得人世间又值得了。尽管有着小插曲,最后,乔伊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二十二号也投胎成功了。只是乔伊并没有因这次演出而活得人生的满足感和兴奋感,而是从新审视了他的生活,发现其实本来已经十分美好了,只是因为自己过分关注与一个目标,忘记了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

    这部电影是治愈的,可能生活中的幸福就是这么的简单:享受一口焙到刚刚好的披萨;静看一片秋日徐徐飘落的红叶;回味一件蕴藏儿时珍贵记忆的物件。确实,一些突发事件和求而不得的经历会让痛苦消极占据心中的大部分位置,给世界加上蓝色的滤镜。但是若能跳出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会发现慰藉。


    电影《心灵奇旅》观后感_《心灵奇旅》观后感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05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800字左右】小学生作文800字优秀7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