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雷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雷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理念:

    在教学时,以情为重点,以读为主线,潜心涵泳,在揣摩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感悟和平的可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在教学时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录象画面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让学生在深层感悟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来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达到语言和情感共生,真情与智慧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回答: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生活非常快乐……

    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生提问: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生读,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情况

    (一)、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并根据学情适时解答以上几个问题。

    (三)、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默读、思考)

    交流:

    作者首先以一个中国的中学生、牺牲了的维和人员的孩子的身份,用真挚的、充满深情的语言,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倾诉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讲述了爸爸牺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然后,充满感情地向人们介绍了自己的爸爸——一位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发出了内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生读。

    板书:要和平 不要战争

    五、学生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进行朗读,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真情体验中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意象激情,直奔主题

    (一)、同学们,我们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生活,当你看到这个词时(板书:战争),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用已积累的词语来描述。

    (二)、让我们再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课题,齐读)

    (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

    板书:要和平 不要战争

    (学生齐读呼声)

    二、感受形象,领悟悲情

    (一)、雷利为什么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场战争带给雷利的到底是什么?

    1、快速阅读书信正文2、3、4、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悲痛)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句子。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二)、雷利一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学们,哪些语言让你读着读着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划下来,再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去体味。

    1、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研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⑴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①学生谈理解,(无法实现与父亲的约定感到悲痛……)

    ②朗读这句话。

    ③回读重点句。师引读:面对失去父亲的巨痛,雷利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他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①出示关于这句话的课件图片,渲染气氛。

    ②问:如果你是雷利,你会想到什么?

    (预设: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

    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③学生有感情朗读。

    ④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雷利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⑶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①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谈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让学生去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②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结合找出有关句子品读。

    (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从“两年以前……壮烈牺牲”,和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第一段,加利是怎么赞扬爸爸的,找出来读一读。

    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找具体句子体会朗读)

    从“精通四国语言”中,爸爸还是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

    想象:这样的爸爸,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爸爸会怎样?

    ③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雷利对战争充满了仇恨,他要大声的呼吁——生:要和平 不要战争

    三、精品细读,感悟对和平的渴望

    (一)、课件出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呼唤”是什么意思?爸爸还能大声呼唤吗?从哪个词可看出?

    2、透过“仿佛”,你读明白了这一声声的和平是谁的呼喊?

    3、作者为什么连用了三个“和平”?连用了三个“!!!”?

    (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二)、创设情境,进行导读2——4自然段

    配乐,师领读,生跟读。

    (三)、设疑:这一声声带泪的呼唤,这一声声带血的呼唤,唤醒了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了吗?自由读第5、6自然段,用笔划出具体的句子。

    (四)、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出示: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并不太平?

    2、课件出示:①伊拉克战争后场景,师解说。 ②出示数据资料

    3、当你们看到这些时,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升华,抒发情感

    (一)、师小结: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擦去板书:不要战争)

    (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学生畅谈)

    (三)、世界需要和平,这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课件显示和平鸽、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呼吁—— (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中结束本课。

    五、作业: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把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 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单元的第15课,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和渴望和平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辨别信息的能力。

    4、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战争与和平方面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一、 解决文中生字新词。

    二、 了解书信格式。

    三、 标注自然段,划分意义段。

    四、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学习课文直接写父亲卓越的句子。(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亮文本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回顾课文,我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雷利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板书:痛失父亲、世界不太平)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之情吧。

    二、解读文本,悟信中悲情。

    (一)感悟“痛失父亲”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正文部分的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2、学生汇报。

    预设:学习回忆“机场送别”这一场景。

    (1)自由读,一家人机场送别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体会到这一点的呢?(2)学法指导:我们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就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在两年前一家人机场送别的那一刻,你看出他们的悲痛之情了吗?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反而令作者悲痛万分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4)想不到机场一别竟成永别,两年多来,这个慢镜头不知在雷利的脑海中回放了多少次,渐渐的,他对父亲的印象便久久的定格在了这一刻。每当想起这一刻,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那可亲可爱的爸爸,这怎能不叫人痛心呢?谁来读?

    (5)小结:刚才我们从作者回忆一家人机场告别的场景中,体会到了他对父亲的深深地怀念之情。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呢?

    学习“机场迎接爸爸灵柩归来”段:

    (1)出示片断一: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你是抓住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这一点的呢?(“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又能说明什么呢?“染红”“浸满”又该怎么理解?)

    (2)学法巩固:就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便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面对父亲这覆盖着国旗的遗体,血染的征衣和浸满了血的手表,雷利会怎么做呢?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4)在撕心裂肺的痛哭后,他发现了。出示幻灯片:“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儿一连用了四个“听见了”难道他们真的听见了吗?与其说是听到的,不如说是想到的,与其说是想到的,倒不如说是从爸爸的行为中感觉到的,谁来读?一连三个“和平”,只是简单的重复吗?谁再读?这不仅仅是爸爸的呼声,更是雷利发自内心的呼唤,也是在场的叔叔阿姨的呼唤,还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唤。一起读。

    (5)接下来,让我们亲眼目睹这令人揪心的一刻吧。(师解说:鲜花捧来了,“蓝盔”回来了,但是父亲却永远也回不来了……谁能想到,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见面的呢?没有掌声,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此时此刻,谁又能不为之伤心呢?谁又能不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落泪呢?

    (6)谁来读?谁还想读?(配乐读)

    (7)刚才我们又从“我”和妈妈迎接爸爸灵柩归来的这样场景中体会到了雷利刻骨铭心的失父之痛,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父亲有才华。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读一读。这样的父亲,该用什么词语形容呢?

    小结:这样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而又执法公正的父亲,却在维护世界和平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怎能不叫人痛心呢?因此,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读板书)

    (二)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1、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是谁,这样残忍,让雷利失去了亲爱的父亲?又是谁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是战争,战争是可恶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又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利才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再次回读板书)

    2、回首当今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5、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读懂些什么?

    3、出示“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又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再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的方法理解它。“和平之花”指什么?“娇嫩的和平之花”又指什么?为什么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呢?

    (1)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部分内容地理解吗?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争中的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一系列图片。师解说。

    (3)当大量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感想?

    (4)不错,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学到这儿,你还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是啊,这里有你、有我、有他,还有全世界那些热爱和平的人,就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加利先生倾诉心声吧。(再读第七自然段)

    (5)教师激情朗读:“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人类家园!”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的确,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却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呼唤“要和平不要战争!”(加叹号)

    三、直面对话,唤内心真情。

    1、写话练习:雷利的这封信我们已经读完了,但此时此刻,相信大家的心情也一定不平静,心里有话要说吗?请把你内心的独白写下来吧!可以写你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你对这些不幸家庭的同情,可以写你对挑起战争者的控诉,也可以写你的决心。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请把你内心的独白表达出来吧。

    3、布置作业:

    给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的孩子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以及共同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痛失父亲 世界不太平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构想

    本课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全文落脚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意向如一条红线贯穿全文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再结合文本情真意切的写作特色,我设想本课第一课时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言”,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策略,运用“以疑导引,细读文本,互动生成”这一模式进行本课时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呼声”——入情

    1、播放课件: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并同步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图片。

    2、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对于战争,大多数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此,教者应创设声像情境,努力实现诗歌、诵读、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创造解读期待的目的。)

    3、谈话导入课题。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1、据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2、学生自学反馈。(依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①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读课文。反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自主释疑。

    三、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1、层递性拓展训练: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他是个怎样的父亲?

    (设计意图: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恰当的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地谈谈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情境创设:

    ①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②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煽情

    1、多媒体播放哀乐,并再现灵枢归来的场景。

    相机出示:

    语段一:“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在第2自然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出示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抓住“沉浸”、“深情”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想象引读、自由读、齐读、评价读、比赛读、范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形式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激情

    此时此刻,你想对(雷利、雷父、雷母、加利先生任选一个)说:“ ”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内在的多元化感受,进行写作迁移训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反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小班化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好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立足“以人为本”,运用“以疑导引,细度感悟,动态生成”这一模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 “执行、给予、沉浸、凯旋、圣坛、威胁、呼吁、蓝盔、灵柩、弥漫、硝烟、丧钟”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家人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对重点句子的品读。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期待入情。

    1.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配乐呈现两组画面:阳光下,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游戏、生活;接着转换成战争中流离失所、蓬头垢面的儿童。

    2.同学们,看了这两组镜头,你有什么感想吗?

    [强烈的画面对比,借助视听冲击,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缩小了现实与战争的情感落差,使学生很自然的就会与小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

    过渡:战争是那么的残酷,他让人们失去了家园,让孩子失去了快乐,呼唤和平是每个人的心声。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二.自主选择,充分展示。

    1.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的呼声是什么?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难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孩子的呼声吗?)

    [“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寻疑、质疑能力。]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么多的疑问走进文本,走进这个中国孩子的内心吧!

    2.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诵读、与小组成员齐读等)朗读课文,融入自己的理解。

    [“以读为本”,自由选择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进行独特的自身体验。]

    3.检查自学情况。

    (1)词语。(课件出示)

    卓越 维和行动 沉浸 蓝盔 凯旋 灵柩 弥漫 硝烟 丧钟

    (2)句子。

    请学生自己选择句子朗读,并说明这句话易读错的地方在哪里。教师从课件中截取句子进行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互相评价,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倾听、评价中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同学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过渡:解决了这些拦路虎,现在就让我们畅通无阻的进入文本吧!

    三.合作探究,感悟传情。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课件出示填空。

    1996年11月8日,一个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中国孩子??( ),向联合国秘书长??( )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深深地缅怀父亲??一个( ),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社会呼吁:( )!

    (学生先自由口头填空;接着在小组中互相讲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请个别学生交流。)

    [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既可以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不受伤害,毕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清文本的基本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过渡:同学们,朗读了课文,你知道是什么促使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呢?

    2.小组合作,讨论原因。

    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讲解找到它的理由,经大家评论后做上记号,交流体会。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则教师参与其中进行点拨指导。

    [小组合作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在一个和谐而自主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实行多向的交流,尤其是学困生也获得了更多表现的时机。]

    3.交流,抓住重点句子感悟。

    句子一: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引导:爸爸与我有个约定,我们约定了什么?

    (预设:我们约定在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我们约定到那一天爸爸会把一顶“蓝盔”送给我做礼物。)

    引导:从这个约定中,同学们,你能感受到,雷利和妈妈送爸爸去执行任务时的心情吗?

    (预设:是的,有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有对爸爸早日回来的期待,有对爸爸执行这样崇高的任务的自豪,有对象征和平的蓝盔的渴望。)

    引导:是呀,当亲人远离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时时刻刻地思念着他们,尤其是爸爸将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因此离别更加显得难分难舍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引读:整整两年了,我们全家一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忘不了,??生接: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我至今忘不了爸爸对我和妈妈说的一番话??生接:“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至今忘不了我和爸爸的约定??生接: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用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情绪的体验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师参与其中的倾情朗读,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震撼。]

    引导:爸爸回来了,爸爸终于回来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雷利和他的妈妈该有多么高兴呀!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近了,近了,雷利的眼前出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了雷利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挖掘课外资源,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明白“呼声”的原由。]

    过渡:爸爸回来了,将会给我带上象征荣誉和和平的蓝盔。雷利遵守着和爸爸的约定??(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句子二: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引导: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不但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更是对雷利的呼声有了更深的理解。]

    引导:多么残酷的战争,多么无情的现实。同学们,现在的你,内心最深的渴望是什么?

    (预设: “和平”)

    引导:“和平”只是你的渴望吗?还有谁?

    (预设:我。妈妈。爸爸。在场的叔叔阿姨。全世界。)

    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生接:和平!和平!和平!

    四.带疑出堂,延情小结。

    引导:一个比一个强烈的感叹号,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同学们,你还能听到爸爸在呼唤什么吗?

    小组讨论。

    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这个问题。

    [“和平”是文本中显而易见的一个话题,国家需要和平,家庭也需要和平。失去了爸爸的家将会被悲痛笼罩着。因此如果联系雷利的“小家”,我认为爸爸还有对雷利和妈妈的思念,对家人的恋恋不舍,对失去了爸爸的孩子的愧疚。因此他的嘴里还会呼唤着家人的姓名等。]

    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五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

    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3、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⑴ 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教师要做如下的导学:

    ①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孩子蓝盔,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的向往。

    ② 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每一个时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

    ③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⑶ 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师做如下的引导:

    ①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 想象一下,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⑶ 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

    ① 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 ② 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让人多么悲痛。

    5、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心放进文本,再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里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等方式。

    三、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1、爸爸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回望今天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读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当学生汇报到: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当学生汇报到: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迷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时,教师要扩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联系了下文,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进行语言训练,试着让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说话。

    4、借助前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对“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5、出示句子: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这一愿望并没实现,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五、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师:你们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特别是雷利的呼声,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对侵略者说,可以对战争中苦难的人们说,也可以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述说,在课下把说的内容也象雷利这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父亲的真挚情感。

    3、 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1、 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

    2、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走到学生身边小声地问) 你爱你的父亲吗?为什么?

    2、是啊,每个孩子都深爱着自己的父亲。金老师也很爱我的父亲。有个叫雷利的孩子(板书:雷利),他也很爱很爱他的父亲,因为

    父亲就像是一艘小船,载着我们的梦幻,到达人生的每一站;

    父亲还像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父亲更像是一盏路灯,在人生的每一个路口,为我们指明方向;

    父亲所给予我们的是一颗心,穷尽一生的爱。

    雷利的父亲原本是一个精通四国语言,出色的经济学硕士,还是一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可是一场战争无情地夺走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小雷利在悲痛之极,带着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之情,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一封信。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这封信,近距离地去聆听这个孩子此刻的内心。

    二、深入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一)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失父之痛

    师:请大家尽情地读这封信,看看哪一段让你最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再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边读边可以做些批注。)

    2、集体交流。

    (1)说说哪一段的内容让你最感动?(指名找)

    (2)你为什么感动?谁还想把自己的感动说出来?(交流感动的地方)

    (3)指导朗读: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无情地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他最亲的人——儿子,雷利,面对这一切,心情哪能平静呢!

    我们怎样把作者真实的感受读出来呢?自己先练练这一段吧!

    (自读、指名读、齐读)

    (4)想象说话练习: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雷利,当你如约捧着爸爸最爱的鲜花去机场迎接他时,迎来的却是那覆盖着国旗的灵柩,面对爸爸那血染的遗体,你会说些什么?

    请把你此刻想说的话写下来。

    1、 学生写,教师随机指导。

    (1、爸爸,虽然你牺牲了,可你是为了世界的和平牺牲的,你牺牲得值得,我为你自豪。

    2、爸爸,我的好爸爸。你不是答应我一定会亲手送我一顶蓝盔的吗?你一直以来说话最算数了,这次,你怎么失约了呢?我还清楚地记得你深情的目光,可现在,你怎么就舍得离开我和妈妈呢?

    3、爸爸,罪恶的战争,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你的生命。看着你满身的鲜血,我憎恨战争,我要向所有的。人大声喊:要和平,不要战争!

    4、爸爸,你看见了吗?我和妈妈捧着你最喜欢的百合花来接你了。请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啊!我 以前常惹你生气,以后我再也不了。我只要你醒过来,我要你陪我放风筝,像别人的爸爸那样,放学接我回家。

    5、爸爸,你走了,走得这样匆忙,来不及擦一下手表的血迹,来不及看一眼我们如约捧来的鲜花,来不及再和我们说一句话。看着你国旗下的遗体,我们的心都碎了,爸爸,你知道吗?我们不能没有你啊!)

    B、学生基本写完时,教师:写完的同学,请你们深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C、交流。师:谁能深情地来读读你想说的话?

    (二)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师:同学们,可这所有的一切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1、 指名说:战争

    2、 师:是的,是战争让这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有多少无辜的人们正经受着战争的煎熬啊!你们看——

    3、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4、 战争夺去了多少无辜孩子的父母,战争又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战争更让多少老百姓背井离乡,从此过上了流浪的生活,战争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小雷利他代表所有遭受战争迫害的家庭和孩子,向全人类发出了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呼吁——

    (1)学生接说 点击课件:要和平不要战争

    (2)朗读指导: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呼喊,一起再来喊喊。

    5、 写话练习。

    师:同学们,此时,你恨战争吗?你向往和平吗?把你对战争的恨和对和平的渴望写几句话。

    (1)自由写

    (2)交流

    三、课堂总结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痛恨战争,向往和平。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就让我们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吧!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理解信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方法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教学时,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在读中理解内容,激发感情。

    2崔峦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3、引导学生多揣摩,体会雷利之悲,凸显和平的可贵。并用换位思考,体会雷利之悲和对和平的强烈呼吁。

    说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营造气氛

    1、出示课件:战争中苦难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索马里内战等)。看了这些战争中苦难的人们,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说一说。

    2、文中的雷利,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也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课题,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

    (要和平  不要战争)

    (二)、品读课文,领悟悲情

    1、雷利为什么有这样的呼声?这场战争带给雷利怎样的伤害?

    (1)、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悲痛)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预设句子。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指导感情朗读,体现全家人的悲伤;指名读集体评价;再齐读。)

    2、雷利一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学们,哪些语言让你读着读着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划下来,再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去体味。

    (1)、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研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句一: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①学生谈理解

    ②朗读这句话,教师指导。

    ③回读重点句。师引读:美好的约会等来的确是生离死别,战争让雷利失去了很多很多。他也成了战争的受害者,他要强烈地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句二: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①出示关于这句话的课件图片,渲染气氛。

    ②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心中会想到什么?

    (预设: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

    我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如果没有战争我们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啊!”

    ③指名读。

    ④再次品读。

    师引读: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雷利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句三: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①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谈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让学生去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②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结合找出有关句子品读。

    (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从“两年以前……壮烈牺牲”,和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第一段,加利是怎么赞扬爸爸的,找出来读一读。

    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找具体句子体会朗读)

    从“精通四国语言”中,爸爸还是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

    想象:这样的爸爸,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爸爸会怎样?

    ③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雷利对战争充满了仇恨,他要大声的呼吁——生:要和平  不要战争

    (三)、精品细读,感悟真情

    1  课件出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a、爸爸还能大声呼唤吗?从哪个词可看出?

    b、透过“仿佛”,你读明白了这一声声的和平是谁的呼喊?

    c、作者为什么连用了三个“和平”?连用了三个“!!!”?

    (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d★★、 指导朗读,感受真情。

    2、创设情境,进行导读2——4自然段

    配乐,师领读,生跟读。

    3、设疑:这一声声带泪的呼唤,这一声声带血的呼唤,唤醒了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了吗?自由读第5、6自然段,用笔划出具体的句子。

    4、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出示: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并不太平?

    (2)、结合课前预习,教师点拨。联系说说以前的战争,也可以说说当今的世界局势。

    (3)、当你们看到这些悲惨的一幕幕,你们会发出怎样的呼吁?

    (四)、总结升华,抒发情感

    1、师小结: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在此我们要和雷利一起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2、我们是未来的主人,为了让人们不再遭受战争的摧残,我们能做点什么呢?(鼓励学生自由说)

    3、世界需要和平,这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和平之唤

    4、出示课件,指名朗读,升华情感

    和平

    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

    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却满是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拧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

    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恶的战争

    永远地安息吧

    我们呼唤和平

    我们拥抱和平

    我们渴望着一个平静美丽的新世界

    当人类和地球

    不再呻吟的时候

    我愿意

    流尽我所有的血和泪

    化作一条和平的小溪永远安详地流淌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练笔 读了本文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和平   和平


    雷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28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伤仲永》教学设计|《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