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大班数学教案ppt】大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 【大班数学教案ppt】大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3-21 20:54:43
  • 移动端:【大班数学教案ppt】大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贴心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大班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

    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活动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勾画记录图形的三项特征。

    2、能根据表格勾画出的三项特征,选取图形并贴在表格的相应位置。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的表格,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固体胶、学具幼儿操作卡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图形特征表格。

    出示图一。“这是一张表格,表格的第一排上都有些什么?我们一起读一遍。”“谁来说说第一排上有哪几种特征标记(大小、颜色、形状)。”“表格的第一行有些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图形?”“这些图形的特征,我们在表格上能找到吗?”

    2、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

    “今天我们就要在表格中勾画出每个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打勾的时候一定要对照第一排的特征标记,勾在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现在我们先来勾画第一个图形的特征,谁能告诉我们在哪一排勾画?”(请幼儿指出)幼儿集体讲述图形特征,教师随之勾画。“谁来勾画第二个图形特征?我们一起检查勾画的位置对不对?表示的特征对不对?”

    3、学习根据勾画的特征选贴图形。

    “仔细看看这张表格与第一张有什么不同?它是请小朋友干什么?”“我们一起把第一排的三个勾读一读。”“谁来根据这一排勾画的三个特征选图形,并给它贴在应该贴的位置?其他的小朋友帮助检查。”

    二、小组活动。

    1、为图形勾画特征。

    “请你为图形勾画出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一定要在与这个图形同一排的位置上打勾,勾画后把三个勾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与前面的特征是否一样。”

    2、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三、活动讲评。

    挑选做的有问题的操作纸讲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

    2、进一步使幼儿感知时钟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重点:知道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

    难点:感知时钟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大时钟一只,钟点记录单,钟点卡片。

    学具记录时间活动材料,钟点接龙活动材料,看时间画指针材料,看图画指针材料,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复习整点、半点,学习记录时间。

    ——这是什么?是几点钟?

    ——用什么方法把现在几点钟记录下来?

    教师在钟点记录单上示范,幼儿学习记录半点、整点。

    个别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帮助幼儿明确钟点的记录要与钟面相符。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记录时间。

    第三、四组:钟点接龙。

    第五、六组:看时间画时针,看图画时针。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记录时间活动作业单,强化幼儿正确的记时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内容:数学 《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 篇五

    设计背景

    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进行分类、排序、对立等学习,有助发展幼儿的思维。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可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分类、排序和对应这三项活动可以为幼儿进一步学习数的概念打基础。

    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来分类,尝试自己说出分类的标准,在同一分类标准下能将物品分完。

    2、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物体的某种特征,并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明白自己在选择了一项分类特征时,要始终按同一标准进行。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水果图片、扣子、彩色积木、彩笔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十个娃娃来做客,他们各有特色,如何分类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请幼儿操作学具“分类娃娃”,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性别分,按衣服样式分,按动作分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②请幼儿翻开《操作册》,看图提问:图上有几只鸡宝宝?。再请幼儿把这些小鸡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类型分,出壳的鸡宝宝有9只,未出壳的鸡宝宝有6只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分“水果”。将图片中的水果按颜色、大小、有叶无叶、单个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类,并动手摆一摆。

    第二组:分积木。先将积木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再用彩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并思考:是积木多,还是红色积木多?

    第三组:分扣子。将盘中的扣子分成两类,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有眼无眼进行分类等。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的分类方法,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还可以延伸:

    1、在区角活动中,对玩具、文具等进行多角度分类。

    2、利用日常活动中的排队游戏,练习分类。

    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渗透物体的包含关系,例如分组活动中第二组,当幼儿将积木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后,可请幼儿点数分类后的积木数量和积木总数,说说是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是圆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等。

    4、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操作册》。


    【大班数学教案ppt】大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38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高中励志标语墙贴|高中励志演讲稿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