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_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
  •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_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贴心整理的6篇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总教案最新5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 3+2+4=

    10+80= 8-5-2=

    70-30= 4+1+3=

    90-30= 10-3-6=

    30+70= 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2、教学例2的连减。板书:80-50-20=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3、比较:整十数的连加、连减与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各组进行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口算:2+5+1= 9-4-3= 1+3+4= 8-2-6=

    20+50+10= 90-40-30= 10+30+40= 80-20-60=

    请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错进行,其他同学做裁判。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2)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

    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总教案最新5 篇二

    教学目标 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 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整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连减:小鱼图,初步感受连减

    1、课件:你们观察,发现了什么?(一共有6条小鱼)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条),再看,又发现什么了?(又游走了3条)你能连起来说三句话再提个问题吗?(6-1-3=2)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列式?

    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叫什么吗?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叫连减。(出示课题)

    3、你会读算式吗?谁能象他那样读?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条鱼)游走的1条是从几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条是从几里面去掉?5在哪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小鸭图,加深连减意义

    1、连续播放画面,细心观察,你会讲故事吗?

    2、你能列个连减算式吗?

    (汇报图意,列出连减算式)

    3、齐读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与整体关系

    1、你们看,这里住着小兔,你们知道住着几只小兔吗?为什么?你们看,先跑出来几只?又跑出来几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会列式?10-4-2,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为大家指出)(分别说说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连减,,我们会读、会算。

    下面我们来动手做。

    四、巩固练习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几只?树上有几只?问题是树洞里有几只?

    你能列出连减算式吗?

    2、读读算算

    8-5-3=5-2-1=9-5-4=10-2-7=

    3、逆向思维训练

    (1)月亮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吗?”

    7-2-3=月亮,月亮代表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可以代表一个数吗?小猫-4-2=1,小猫代表几呢?

    (3)大树可以代表一个数,9-大树-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举例说生活中的连减的例子吗?

    5、渗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会是几?如果整体是10,求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

    6、我们带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连减就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减第三个数,就是最后的得数。

    六、作业:补充计算

    七、板书设计:连减

    9-2-2=5

    教学反思:通过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理解连减的含义较好。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上册数学总教案最新5 篇五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6页“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十二的第1~4题、第6题,整理和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提示:

    这节课主要是复习整理“11~20各数”的分成、意义等,有关计算不是重点。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巩固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 巩固认识“个位”、“十位”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

    3、 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练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生每人准备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谈话法: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下这几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指名说。

    师生补充评议。

    师:这节课,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这样能让大家更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是复习课,暗示他们体会复习课和新学课的不同处,体会复习整理课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学习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课型”。

    复习导入法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11~20各数。教师板书:整理与复习

    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刚才---同学的说他一口气吃了19颗糖,妈妈说她吹牛说大话。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

    学生猜测。教师回答:他吃的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糖,你看,(教师展示)一小袋有10颗,另一小袋是9颗,一共是多少颗?

    师:---同学的回答又准确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请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二、探求新知

    1、教学课本66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出示第1题的图,学生观察,这些同学他们都会什么?你会吗?你还会些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明了学情。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师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例如

    师:谁会从20数到11? 11和20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小于号怎么用?1个十3个1组成什么数?1个十7个1组成什么数?16是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1题的第(2)小题难度大一些。师提示,哪两个数之间差2?再让学生完成。

    完成后让师生一起订正。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量提供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良好发展空间。

    2、教学课本“整理与复习”第2题:拨一拨,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很少出错,你们真聪明。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2题。

    师出示计数器:问这是什么?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位置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谁来拨出12? 谁来说一说12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谁来拨出14?谁来说一说1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

    完成课本67页第4题。

    师介绍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类型的任务,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合作来做的话,师不怎么好组织,耗费的时间更长,感觉没有必要。

    三、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这些知识我们更熟悉了,是吗?不过学会了,我们还要会使用他们解决一些题目。

    完成课本67页第6题。

    第6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师指导合作过程:学生甲说一个十几的数,学生乙说4到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你的家长出几道题给你完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六

    设计说明

    “几个”和“第几”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情境中经常用到它们。几个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动物园为情境,在门口排队买票为主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了解“第几”的相对性。

    2、重视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的,通过小组成员不断发现,知道了“几个”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而“第几”是其中的一个,明确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现在有几人在排队?谁排第1?那位叔叔现在排第几?军人阿姨呢?让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听好了,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右手,听口令,好,开始,左边的眼睛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左眼)右边的耳朵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右耳)轻拍你的前胸3下,轻拍你的左肩5下……

    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赏你们,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想去吗?(想)

    课件出示动物园的售票处。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动物园的售票处,人们井然有序地在排队买票)

    设计意图:由教师与同学们做口令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使学生明确前、后、左、右、这几个准确方位,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学习第几。

    (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情境。

    (学生描述)

    (2)说一说,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入动物园,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后面的两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几人?后面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再次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第几,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说一说军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场所应当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知第几的含义,深化了学生对序数含义的理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渗透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区分“几个”和“第几”。

    (1)请同学们再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谁?有谁愿意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学生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同学们已经明确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样都是“5”,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图中有5人,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数量,叔叔排在第5,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样是“5”,意义不同。

    (3)讨论图中的两个“5”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明确:“5人”表示购票的人数,“第5”表示买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感知自然数的两个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比“5”和“第5”两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数基数和序数含义的理解。

    3、感知“第几”的相对性。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出示课堂活动卡)

    (1)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几个”与“第几”。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第一人买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感受序数的相对性,突破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请几位同学上台前。

    数一数,一共有几人?从左数第2位是谁?A同学从右数排第几?从左数排第几?她的右边有几人?左边有几人?

    5、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使学生明确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起,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进一步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_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38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