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国学《三字经》教案_《三字经》教案精选7篇
  • 国学《三字经》教案_《三字经》教案精选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5-04 20:54:44
  • 移动端:国学《三字经》教案_《三字经》教案精选7篇
  •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三字经》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三字经》教案 篇一

    一、班会主题

    《三字经》学历史

    二、题目

    诵《三字经》通圣人礼

    三、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

    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

    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

    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

    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

    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

    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

    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

    (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

    六、活动延伸

    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2、编辑本班文明礼仪顺口溜,如问好礼仪:停住脚,先开口;声音大,露微笑。

    3、布置相关内容板报。

    《三字经》教案 篇二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背《三字经》节选

    2、围绕“善”,让学生在读中知善、懂善,课后能积极行善。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从读中“悟善”、听中“知善”、课后“行善”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三字经》简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板书“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

    二、新授

    1、以听促读(通读)

    ①师出示教学内容:“人之初……老何为”

    学生看拼音,自由习文。(师巡视指导读音,教{jiaojiao}处{chuchu}

    ②师播放多媒体中的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注意读音)

    2、以读促学(熟读)

    ①围绕这66个字,展开朗读(注意方式指导,读出韵味)

    如:

    a、摇头晃脑读

    b、拍手读

    c、同桌击掌读

    ②教师示读或是师生赛读

    3、以促听思

    ①引导学生听《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做个好孩子的条件

    4、以背促悟

    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学习、背诵《三字经》节选

    ②学生表演背

    5、以写促行

    ①围绕“善”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做个“善良”人的基本条件

    ②围绕“善”,布置作业

    a、回家后将今天所学内容向父母汇报

    b、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好事),结合课外实践本。

    三、总结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三字经》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幼儿初步理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含义。

    2、培养幼儿大胆、完整讲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图片一幅、打印好的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图片。提问:

    (1)图片上有谁?这些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2)图片上的老爷爷是谁?

    (3)这几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

    (4)请你猜一猜,孔子和项橐在说什么呢?

    2、老师讲故事,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后,再接着讲。

    小结:孔子虽然知道很多知识,但他还是很爱学习,还向七岁的项橐请教,真是不简单。我们小朋友更应该认真学习知识,做个有学问的人。

    3、结合《三字经》,激发认字兴趣。

    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学过的《三字经》里,是哪一段呢?

    出示打印好的纸张,一起读。老师可稍作解释。

    幼儿拿出自己的纸,边指边读。从“昔仲尼”读到“犹苦卓”。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收集经典故事来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

    仲尼师项橐

    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他一生勤奋好学,并且十分谦虚,不论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虚心向他学习。他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意思是说,路上只要有三个人走路,其中必有一个可以当他的老师。

    传说有一次,他外出讲学,走到一个路口,有几个孩子正在玩堆沙城的游戏,沙土堆起的一座小城,挡住了去路。孔子下车,问他们:“车来了你们怎么不让路呢?”其中一个叫项橐的小孩答道:“我只听说车绕城走,没听说城让车走的道理。”孔子一下愣住了。接着便对这个聪明的孩子发生了兴趣,向他提了不少问题考他,其中有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样的门关不上,什么牛不生犊,什么马不下崽,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妻子,什么女人没丈夫,什么树不长枝,什么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这些问题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甚至家庭伦理道德等诸方面,就是一般成年人也难以回答。谁知项橐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空着的门关不上,泥牛不生犊,木马不下崽,砍刀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仙人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枯树不长枝,空城没有使者,小孩没有孩子。”

    流利的回答使孔子惊叹,他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于是坐下来和他倾心交谈,发现项橐这个七岁小儿,不但聪明机灵,对一些问题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于是不耻下问,诚恳地向他学习。以孔子这样有学问的大圣人能向一个七岁小儿学习,那么作为普通人,当然更应该虚心向所有有知识的人学习。

    《三字经》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二、学习经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考: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认真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四、

    同学们,老师告诉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就是要用的,所以今天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要到什么呀?(学生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吧!

    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第2页/共2页<上一页

    《三字经》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三字经》教案 篇七

    【教学资料】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明白《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完美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学准备】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资料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2、播放《黄香温床》《孔融让梨》动画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能说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这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资料,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男女生互相接读。为人子,。亲师友,。香九龄,。孝于亲,。融四岁,。弟于长,。

    10、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资料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期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拓展升华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应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呢看到别人做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四)总结提高

    黄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为大官,但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教学反思】

    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横生。

    在教学《三字经》前,我反复阅读教材,明白这些资料中讲了许多历史故事,通篇皆为整齐押韵的三字或四字小节,结构整齐悦目,读来简洁凝练,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根据这一特点,我查阅了超多的资料,制作资料有关的小故事课件,借助这些故事帮忙学生理解其含义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学中,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三字经》的用心性。在教学资料时,利用《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两个故事,结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感知何为“孝”何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表演读、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这能够看出每一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潜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国学《三字经》教案_《三字经》教案精选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90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四年级《海上日出》教案_《海上日出》教案最新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