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贴心给您的好友哦。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的例6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

    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把教科书第92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可以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6。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完。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计算的过程。再强调一遍运算的顺序。

    2、基本练习。

    做例6后面的做一做。

    做题前,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小数乘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此题可以结合学生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分析计算中的错误,是怎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列式和计算的方法。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连乘乘加乘减

    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子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教学设计:本课内容是前几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容易接受,所以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本单元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体育运动为背景,选择运动员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得分情况或运动器材的价格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4)情境呈现方式故事性强,灵活多样。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教学建议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在近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是我们选择素材的一条基本思路。因此,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特别是雅典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为素材,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如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农家各项农产品的产量、收入;购买有关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等,都可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如,例1显示的是父子二人观看女子双人跳水比赛的情境,当记分牌逐一显示中国和加拿大运动员第一轮及第二轮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情况时,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第一轮动作的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轮呢?”又如,教学例4时,当学生看到表格呈现4位学生“50米跑的成绩”时,引导他们发问:“看到这张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若干信息发问,天长日久,学生就能养成面对周围世界的诸多现象不断发问的良好习惯。

    5.这部分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1)选择对学生有感染力的体育运动为背景。

    呈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以及该项目中金、银、铜牌得主的跳水成绩。通过观察照片,让学生回味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创造的辉煌成绩,使学生体会一种自豪、一种激励,体会人类运动技巧给世界带来的无限风光。

    (2)选择与小数计算紧密联系的运动项目为素材。

    奥运会中,许多项目的成绩是通过小数计算来决定的。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此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教学建议

    (1)以人类崇尚的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法。

    教学时,除显示主题图,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显示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获其他项目金牌的图片,以及用小数记录他们获奖成绩的情境,由此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也可在此基础上,选用本校、本市学生运动会中的内容(图片、用小数记录的各项成绩)作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素材。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主题图下面表格的内容。

    教学主题图下的表格时,可让学生说一说:①表头分了哪三类?(国家、运动员、奖牌)②金、银、铜牌的得主各是哪几个国家的运动员?③从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我国运动员的决赛成绩比加拿大的高多少分?比俄罗斯的高多少分?……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2.例1。

    编写意图

    (1)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通过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全过程,自然而然地引入小数加减法。教材用表格呈现我国运动员和加拿大运动员在第一、第二轮动作后的得分情况,呈现父子二人在知道得分后兴高采烈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111.60分”、“现在领先12.6分”……父子二人的对话促使学生思考:“3.6分、111.60分、14.6分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为了解决这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小数加减运算便产生了。

    (2)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习。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习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3)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如,竖式中的 “3.60、111.60”是怎样算出来的,教材没

    有任何说明。它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空间,它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列竖式、自主计算的全过程,它迫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学生有了这一自主探索的经历,就多了一次自主获取知识的体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本例题将故事、表格、数据、计算、思考融为一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怎样让学生读懂这丰富的画面、理解其中的数学意义呢?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如例1中上面一部内容,教学时应让学生有序的陈述自己理解的信息:①例题中的事情(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②表格的意思,特别说出我国和加拿大运动员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第一轮得分的情况;③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父:中国队领先3.6分,子:差距还不到4分。)

    (2)设计让学生自主计算的教学过程,突出算理和算法。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一知识经验,设计好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计算、合作交流的过程。

    ①先教学减法。出示例1中上面一部分内容时,不出现小数减法的竖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两个数据发问:“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或者根据父子二人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提出问题:“这3.6分是怎么得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小数减法,同时让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学生计算后,应引导说一说:

    ●如何列竖式?(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如何计算?(突出退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有区别吗?(突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结果简化。)

    ②再教学加法,并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例1中下面一部分内容的情境是上面一部分的继续,是故事往下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时,同样不要出现加、减法竖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或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111.6分和12.6分是怎么得来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

    ●怎样求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用加法笔算)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

    ●要求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多少分,怎么解答?

    学生中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如:

    方法一:53.40 +58.20=111.60

    49.80 +49.20=99

    111.60 - 99=12.60

    方法二:53.40-49.80=3.6(利用前面的结果)

    58.20-49.20=9

    3.6+9=12.6

    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简洁性。显然,方法二从计算数据来看,更简单,且充分应用了已获取的相关条件(3?6)。

    ●对比两种解法的结果:12?60与12?6,突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小数加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求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理解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0去掉,使小数的书写简洁。

    (2)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逐步有序的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分两步进行:①先让学生根据例1中各竖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这时,学生总结是凌乱的,不完整的。②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2)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两位小数加减法,计算容易出错。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除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检验,帮助提高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3)“做一做”中的第1题是人人都必须完成的基本练习,应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能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作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4)“做一做”中的第2题突出计数器在小数计算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作业时,可提出要求: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4.关于练习十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学生计算如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如看错数据,手写的与口算的内容不一致等;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第2、5题,是小数加减的笔算练习。应要求学生:(1)将笔算竖式尽可能写得漂亮些;(2)仔细计算;(3)自觉验算,知道如何判断自己计算的正误。

    第3、4题,是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可改成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看到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通过计算电话费和上网费,使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6题,结合人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行小数计算。这样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用得极为普遍。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7、8题,是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练习。第7题通过购买足球和排球,使学生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第8题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某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这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的差距,体会我国要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还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5.例3。

    编写意图

    (1)以学生的家庭生活(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本例创设的学习情境类似例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通过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完成的赛段里程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这就引入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随比赛的进程而产生的,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

    要解决“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的问题,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本例通过一家三口计算自行车运动员未完成的里程数,塑造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榜样。通过本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会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学习的向上愿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建议

    (1)继续让学生自主阅读题意。

    与例1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读题意,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如同桌互说、自愿上台说。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步骤呈现例3。

    ①可利用课件或教学挂图先出示例3的上面一部分,即问题部分。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让他们自主解答“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②在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再出示例3的下面一部分。先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自己书写解题算式,自己向全体学生解说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三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从中发现算式483.4-(39.5+98.8)与算式483.4-39.5-98.8是相等的。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6.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经常要进行的口算练习。练习时,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口算,更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使口算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载体。如,口算“7.1-3.5”时,可以这样口算: 7-3.5+0.1,也可以这样口算,“7.1-3-0.5”。它灵活应用了题中数据的特点,使口算不但算得正确,而且灵活。

    第2题,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这种方式呈现,一方面体现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避免了老面孔带来的单调感,可提高学生计算的乐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当一个加数不变(5.47),另一个加数变化时,和也要发生变化;减数不变(9.86),被减数变化时,差也要发生变化。

    第5、6题,都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呈现的方式和要求略有不同。第5题不带括号,只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6题中带有括号,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还要验算。练习时,应提醒学生看清算式再计算。

    第3、4、7、8题,都是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每题解答后,都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第9题,是突出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先将分母为10,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第10题,突出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日常“流水”账,十分准确、方便、省时。

    第103页的思考题,可让多数学生参与练习。应引导学生先画示意图表示题意(如图),然后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方法计算。

    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的高度为:

    4.9+(4.9+9.8)+(4.9+9.8+9.8)+(4.9+9.8+9.8+9.8)

    =4×4.9+6×9.8(或8×9.8)(尽管这时学生还未学小数乘法,但用计算器可以计算。)

    =78.4(米)

    7.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以校园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运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来描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学生熟知的。本例以某班四位同学参加4×50米接力赛为内容,以这四位同学50米跑的成绩为素材,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自然。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小莉和小红两位同学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法运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建议

    (1)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除教材提供的例4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如,计算3.56+1.60+2.44和1.60+(3.56+2.44)两个式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让学生计算2~3组这样的式题,使学生体会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仍然适用。这个过程,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关于本例的计算,学生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独立计算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思路。如,有的学生根据4个加数中的整数部分相同的特点,这样计算:

    8.42+8.46+8.54+8.58

    =8×4+(0.42+0.58)+(0.46+0.54)

    =32+1+1

    =34

    上述算法中,既有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应用,也有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转换成乘法,使计算更加简便。教师对这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算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评价,使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上升为一种技巧。

    (3)“做一做”中第1题的填空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练习时,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通过这组填空题的练习,真正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

    第2题中的简算有的要用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的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如计算5.17-1.8-3.2,就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时,须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思考清楚了再下笔。

    8.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写出简算步骤,并说明理由。如,计算“1.29+3.7+0.71+6.3”,其过程如下:

    1.29+3.7+0.71+6.3

    =(1.29+0.71)+(3.7+6.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10

    =12

    第3题,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第4、5题,是加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4题的练习背景和计算方法是例题4的继续。练习时应注意两点:①表中最后一栏“可能的总成绩”表示的意思应让学生自己解释。在明确所求问题的情况下再进行计算;②由于本题中所有小数的整数部分都相同,可提示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简算。

    第5题,练习的素材来自生活中常用的购物发票。通过模拟售货员计算购物的总价和交易找零的余款,使学生学会看懂发票的内容,理解发票的作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发票中的方框里要填什么,怎样列式,然后再动手做。做完后再用计算器检验。

    第7、8题,是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练习。第7题以我国20年来(1978~1998年)城镇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为素材,引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应为后续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做好准备。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1978年的几倍”时,学生的解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1)9.3÷3.6≈2.5(多数学生不会笔算,只能用计算器算。)

    (2)3.6+3.6=7.2(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1978的2倍多一些)

    (3)9.3-(3.6+3.6)=2.1(大约是2.5倍)

    对于上述第(1)种解法,可引导学生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否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讨,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8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关于世界人口情况方面的信息。练习时,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让学生知道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口,从而体会控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策略。

    第9题,是例1的继续。通过计算三个国家运动员5轮跳水的总成绩,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简算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确实有着广泛的作用。练习时,可采用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真正掌握“对、快”的一般方法。

    (四)参考教案

    课题: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把练习十八第4题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习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17.02+8.52+8.46

    =25.54+8.46

    =34(秒)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

    =17+17

    =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3.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 =32+0.40+0.56+1

    =33.96 =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小结,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 基本练习。

    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

    2.综合练习。

    (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2)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做)。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提高练习。

    计算:1+1.2+1.4+1.6+1.8+…+9.6+9.8+1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构。

    (1)出示例5:

    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 (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

    师板:(0.009米,0.09米,0.9米,9米,)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

    二、小组合作,发现总结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表示。

    师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

    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

    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一:(以第1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数会缩小)

    我们一起来验证。

    (2)验证猜想

    讨论:

    从下往上看,以第4式为标准,第3、2、1式分别同第4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3)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以第4式为标准,第3式同第4式比较,9米变为0.9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000毫米变为900毫米,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齐声读规律

    把书打开到61页,完善书下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师把它编成儿歌,大家请看。

    (5)出示四句歌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刚才咱们班同学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现在能有信心用规律解决碰见的数学问题吗?咱们来个小比赛,谁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数点移到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1)36.8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5.41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3)128.6变为(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2、判断

    (1)把5.6扩大它的10倍是560。( )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缩小10。 ( )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 )

    3、选择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D、缩小到原数的

    (2)把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

    A、9 B、 0.9 C、900 D、 9000

    (3)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与0.717比较( )。

    A、缩小到原数的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C、相等

    4、思考题: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

    四、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3 =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一)

    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 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

    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 茄子8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

    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黄瓜和茄子共多少千克?

    每班40人 解法一:(1)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三年级: 25×8=200(千克)

    每班38人共?人 (2)运来茄子多少千克?

    四年级: 20×8=160(千克)

    (1)三年级有多少人? (3)共运来黄瓜、茄子多少千克?

    40×4=160(人) 200+160=360(千克)

    (2)四年级有多少人? 解法二:(1)每筐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38×3=114(人) 25+20=45(千克)

    (3)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160+114=274(人) 45×8=360(千克)

    答:三、四年级共有274人。 答: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360千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01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党员个人自评总结50字_党员个人自评总结【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