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_《爷爷一定有办法》活...
  •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_《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在阅读、倾听、操作活动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一本图书两个故事的。奇妙。

    2、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裁剪出不同的东西。

    3、喜欢阅读活动,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活动准备:

    故事演示文稿一个;幼儿人手一张方形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观察封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2、引出角色:小男孩的名字叫约瑟,旁边是他的爷爷,观察一下封面,这是怎样的一个爷爷?

    二、阅读故事,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用纸变出不同的东西

    1、讲述故事第一段——毯子变外套。

    边讲述边将方形纸剪成一件外套。

    幼儿人手一张方形纸,一把剪刀,将方形纸剪成外套。(教师:请你把你的毯子剪成衣服)

    展示幼儿作品:为什么要将纸先对折?(左边和右边要对称)

    2、讲述故事第二段——外套变背心。

    提问:你们能将外套变背心吗?约瑟会慢慢长大,所以请你变一件最大的背心。去试一下吧。

    没有示范的情况下,幼儿自由探索将外套变成背心。

    展示并评价幼儿的作品。

    3、讲述故事第三段——背心变领带。

    请你将背心变成一件东西,随便的变,但一定要变得大一点。剪掉的东西越少,变出来的东西就越大。

    4、讲述故事第四、第五段——领带变手帕、手帕变纽扣的情节。

    爷爷又把领带变成了什么?手帕最后又变成了什么?你们想去变出纽扣来吗?去试一试吧,你能变出特别的,不一样的纽扣来吗?

    5、讲述故事最后一段——纽扣不见了。

    三、完整阅读故事,理解故事的情节。

    1、 师幼完整阅读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爷爷将毯子变出来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不断地变出新的东西来?当变出的东西变小或破损时,妈妈总是怎么说?(真该把它丢了),而约瑟总是怎么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你觉得故事中约瑟的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节约、聪明、慈祥)

    四、发现图画书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秘密

    1、观察图(二十),寻找丢失的纽扣。

    教师:最后纽扣不见了,那纽扣掉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在图中找一找。

    2、有选择地观察几幅画面,了解小老鼠一家的变化。

    这个故事里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小老鼠的一家原来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后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真是太有趣了,两个世界,两个故事。

    图(一)约瑟的爷爷正在缝制毯子,地上落了一些碎布,这布料就落到了谁的家里?小老鼠的家里,这两个小老鼠躲在洞口,它们好象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他们当时是怎样表现的?

    图(四)小老鼠第一次见到这神奇的蓝色布料,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可以用来干什么?老鼠妈妈扯下布料,拿来一个核桃壳,原来老鼠妈妈生了个宝宝,这宝宝身上的毯子就是用这蓝色布料做的。

    图(十)老鼠宝宝上学去了,那些老鼠穿的全是灰色的背带裤,只有这两个老鼠宝宝穿的蓝色背带裤,多神气呀!

    图(二十六)看看现在小老鼠的家,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不断剪下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活动延伸:

    1、完整阅读绘本中的小故事:小老鼠一家的故事

    2、感恩活动:我爱我家

    《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教案 篇二

    一、活动背景: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能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爱的温暖。

    二、活动描述:

    (一)引入故事

    1.师: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约瑟。

    播放PPT:约瑟问好——大家好,我叫约瑟。

    小朋友问好。

    约瑟:你们认识我的爷爷吗?他是有办法的爷爷,是个聪明的爷爷,我带你们去认识他吧!

    2.教师播放故事幻灯片并讲述:在约瑟刚出生的时候,爷爷给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统统赶走。

    提问:为什么说这是条奇妙的毯子?(适当地引导幼儿感受爷爷对约瑟的爱)

    3.小结:这条毯子包含着爷爷对约瑟的爱,是条奇妙的毯子。

    (二)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幻灯片

    提问:爷爷把奇妙的毯子改做成什么了?(原来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大衣。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大衣,走在街上既暖和又神气。)

    2.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幻灯片

    提问:你们猜猜这次爷爷会把约瑟的奇妙大衣变成约瑟的什么东西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小结:爷爷把奇妙的大衣变成了一件背心,爷爷可真有办法。

    3.集体排图

    提问: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图片不小心打乱了,请你们一起来排一排,图片应该怎么放,故事应该怎么说?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习根据画面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爷爷把背心翻过来,翻过去,小小的背心变成了一条漂亮的领带,爷爷可真聪明呀!

    4.幼儿排图

    提问:当约瑟慢慢长大,领带也变得久了,破了,这时候爷爷又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请大家一起来找出爷爷的好办法。

    要求: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将图片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教师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学说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5.分享故事

    请幼儿上前将自己的图片排列出来,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原来爷爷还能把领带变成手帕,又把手帕变成了漂亮的纽扣。爷爷的办法可真多啊!

    (三)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边欣赏边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图片(毯子、大衣、背心、手帕、纽扣)

    2.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摆放图片,进一步直观感受由大变小的规律。

    3.提问:你们觉得约瑟的爷爷是个怎样的爷爷?(强调爷爷是用一块布料改做成许多东西)

    4.小结:约瑟的爷爷真有办法,把一条旧毯子一点点变出了许多的东西。我们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爷爷一定有办法!

    (四)延伸活动

    提问:如果你的小毯子也变小了,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东西呢?

    请幼儿自由想象。

    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旧东西,只要动动脑筋,再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它们就能变成一件奇妙的东西。

    三、活动分析:

    (一)片段一:引入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物品。

    分析: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男孩约瑟和他的爷爷,为了能够引导幼儿更好地进入故事情景中,我准备了约瑟的录音,以约瑟的身份邀请孩子们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这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且约瑟将自己的爷爷介绍给大家,给出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为什么是有办法的爷爷呢?又为什么有一条奇妙的毯子呢?孩子们能够很快产生阅读的欲望,为以下的环节做下较好的铺垫。

    (二)片段二:分段欣赏,了解故事内容的发展规律

    分析:这一大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是教师引导幼儿一起集体欣赏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故事发展的第一线索,爷爷的毯子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次变化的时候都是妈妈发现约瑟长大了,爷爷做的衣服变小了不再适合了,约瑟就请爷爷想办法将衣服又变成了合适的。第二环节中,我将接下来会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内容的图片给每位幼儿,请他们找一找故事的第二线索,并结合第一线索进行正确排序,讲讲说说故事是如何继续发展的。第三环节是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图并尝试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进行排图是一大难点。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能够尝试着进行排图,并且发现了故事发展中的第二线索。但是由于提供的图片太小、画面模糊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幼儿感觉到了困难。

    (三)片段三:完整欣赏,再次感受故事的发展

    分析:在分段解读故事的基础上,本环节旨在整体欣赏故事内容,轻松的氛围中再次感受爷爷的好办法,体会故事的有趣性。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出示的图片又再次给幼儿较直观的刺激,即由毯子逐渐变小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尝试排图的环节没有实施,作为活动的重点,这一环节需要幼儿进行二次尝试和实践,从而才能更好的体验物体由大变小的过程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4、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 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

    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別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個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_《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教案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04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以健康为主题的演讲稿_健康为主题的演讲稿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