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一等奖_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
  •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一等奖_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分数乘法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贴心给您的好友哦。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

    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 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2、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板书设计:

    求2500的2/5是多少?2500x2/5=1000(平方米)

    分数乘法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

    (2)乙数的 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 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 =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 =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 ╳ =10(元)

    (4)检验写答: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3、归纳:今天学习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据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四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18╳ =15(元)

    15╳ =10(元)

    18╳ ╳ =10(元)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三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

    (三)教案。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PPT出示。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⑴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师:“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生:“ ”师: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这时“ ”表示什么意思呢?剩下的占这张纸的“ ”用算式表示:1x1/2师: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 ”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1/2。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师再问:“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 ,“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2、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PPT出示)折一折,涂一涂。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幅图的意思吗?3/4×1/4=3/16,就是求3/4的1/4是多少?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列式汇报

    3、做一做:根据图示,想一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2×1/4=1/2×3/4=

    二、讨论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

    2、P8试一试: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提高练习: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三)1 x1/2=1/21的1/2是多少?

    3/4x1/4=3x1/4x4=3/161/2x1/2=1/41/2的1/2是多少?

    1/4x3/4=……… =3/161/4x1/2=1/81/2x1/4=………=1/8………1/2x3/4=………=3/83x3/4=3/1x3/4=9/4

    分数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 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

    自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 用简便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

    251348(9+12.5) 12524

    2、 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1/21/3○1/31/2 (1/42/3)3/5○1/4(2/33/5)

    (1/21/3)1/5○1/21/5+1/31/5

    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

    二、 探究新知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1) 各组观察复习第2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2) 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

    2、 应用

    (1) 教学例5.计算3/51/65.

    ① 请试着做一做。

    ② 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③ 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④ 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3/51/65

    =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2

    (2) 教学例6 。计算(1/10+1/4)4

    ① 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② 学生计算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

    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1/10+1/4)4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

    =2/5+1

    =1.2

    3、 小结

    在学生交流后,强调以下两点:

    (1)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 在计算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合理的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 巩固练习

    1、 学生在书上直接。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题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完成第10页做一做。其中的第2小题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可以把87看作86+1来计算)

    四、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三的第7、8、9题。

    五、总结

    通过这节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例5 计算3/51/65例6 计算(1/10+1/4)4

    3/51/65 (1/10+1/4)4

    =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

    =1/2=2/5+1

    =1.4

    分数乘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4 ×4 ×14×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3)问题三: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占。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

    (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示是:×。)

    (2)探究×的计算方法。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表示公顷。

    ②再涂出公顷的。

    引导理解: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③观察交流。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公顷的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

    板书:×===(公顷)

    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⑴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⑵提问:“×”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的吗?

    ⑶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顷)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3、4题。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一等奖_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15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高中政治公开课】高中政治公开课教案最新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