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丰网速运|丰 碑8篇
  • 丰网速运|丰 碑8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5-21 18:28:15
  • 移动端:丰网速运|丰 碑8篇
  • 《丰碑》是选读课文第四课,铭记历史,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8篇丰 碑,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语文教案-《丰碑》 篇一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恶劣:非常不好,很坏。

    严峻:严肃、严厉。

    覆盖:遮盖。

    晶莹:光亮而透明。

    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

    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 :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

    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

    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

    (二)学习写作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三)总结

    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1.熟记本课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语言文字,从军需处长的动作中理解他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详的,进而体会他的献身精神,进一步理解“晶莹的丰碑”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精神崇高纯洁。课前搜集有关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探究不懂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探究活动

    如果为“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想好后,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丰 碑 篇二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感知任长霞的光辉形象。

    2、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们对任长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的光辉形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任长霞追悼会视频

    2、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看到的视频是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因公殉职后,万千群众自发 为她送行的画面,如果将这一幅幅画面化为文字的话就是咱们今天继续要学习的16课《心中的丰碑》

    3、 复习旧知:课文中写了任长霞为民众做了哪几件事?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二、细读课文、探究品析

    过渡:在一次汇报工作的途中,任局长因遭遇车祸而亡,年仅四十岁,连一句遗言也来不及留下,面对长霞的逝去,咱们的冯大爹、韩大妈、春雨是怎样的反应?

    (一) 轻声读课文,找一找

    1、课文中那句写到了冯大爹的反应?

    课件出示:真是难于让人相信的噩耗, 冯大爹痛哭不已。

    A、你从这两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冯大爹悲痛的心情)。哪个字钻入了你的眼中让你感受到这种心情?(塌、跺、叫)(痛哭不已、碎)。你能试着读一读吗?生读、师评、全班齐读。

    B、为什么长霞的去世让冯大爹如此的悲痛?(铲除恶势力、收麦子)。从中你体会到长霞是一位怎样的人?

    C、这是一位多么厉害多么关心人们的局长啊!在冯大爹心中长霞就像什么一样保护、关心着人们?板书:门神、福字。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好局长)!

    板书:好局长

    D、这样好的局长就如此悄然而去了,叫冯大爹怎么接受的了呢?所以他(生读第一句)。心中的门神、心头的福字就这样的去世了,教咱们的冯大爹怎么能够不伤心呢?他痛哭不已的喊道(生读第二句)。师评

    2、课文中还有谁的痛苦的反应也深深的牵动着你的心?

    课件出示:

    1、郭岭村的韩大妈,早一天就来到登封,她在大街上过了一夜,她想最后看一 眼最亲的人,她要送长霞走完最后一程路。

    2、韩大妈说:“俺闺女没了,长霞就是俺的亲闺女。要是嵩山移得动,俺就要 用它为长霞立碑啊!”

    A、从加点的字“早一天、过一夜”这些短语你看出了什么?(韩大妈和长霞有着特殊的 感情) 她为什么会称呼长霞为亲闺女呢?(帮干农活、送钱送面送油)板书:亲闺女。

    B、她体贴韩大妈的孤苦、知道百姓的冷暖,所以她是百姓最贴心的(好女儿)。

    3、面对长霞的去世,小春雨的反应又怎样呢?

    课件出示:她在悼文中写道:“任妈妈,我正打算捧着奖状给您报喜,可就在考试前一天, 您匆匆地走了……我最亲最爱的好妈妈啊,您不能离开我们,您没有离开我们。明天,我也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的警察!”

    A、齐读,为什么春雨称呼长霞为“任妈妈”?(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你体会到了什么?

    B、任长霞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是人们的(好公仆)。

    板书:好公仆。

    4、师总结:任长霞不仅是人们的好局长,而且是百姓的好女儿,还是人民的好公仆,她的英雄事迹永驻人间,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板书:心中的丰碑。

    (二)再读课文,品析场面描写

    过渡:面对长霞的悄然逝去,仅仅只有这三个人悲痛吗?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 消息传开,嵩山悲号,颍水呜咽,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成千上万的 百姓,从十里八乡赶来,和任长霞告别,吊唁的队伍,排出一条近3公里的蜿蜒长龙,昼夜不停,三日不断。

    2、 17日上午,登封万人空巷,近20万群众守候在灵车将要经过的路上。60米宽的大 道旁,排成了两条长龙。白花、黑幛连成一片,送殡的唢呐声萦绕天际。

    3、 大家知道,任长霞爱美、爱花。悼念长霞,登封三日花售尽。送别长霞,登封出现 了鲜花的长河。

    A、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全班齐读第三句。

    B、从哪些词中你体会到了悼念长霞的人很多?(成千上万、两条长龙、近20万群众等)

    从哪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人们的心里也是极度悲痛的?(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等)

    C、你认为要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三个感人的场面?(低沉)。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品析最后一段

    过渡:长霞的去世让人民的心情极度的悲痛,在悲痛中忍不住回忆着她的过往(出示任长霞工作图片),她虽然走了,但是她的事迹她的精神将如嵩山永在,如颖水长流。

    出示最后一段:嵩山永在,颍水长流,万里长天,铺满了永不褪色的红霞。

    A、生齐读,思考:永不褪色的红霞是指?(任长霞),同时也是指她什么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课堂总结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还活着”任长霞虽然已离弃我们多年,可她的事迹、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为她竖立了一座(心中的丰碑),她是所有人永不褪色的(心中的丰碑)。

    四、扩展延伸

    同学们,老师带你们一起到任局长的墓前拜祭她的英灵(出示课件)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请你以“任局长,我想对你说:”为开头。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想对任局长说的话写在日记本上。

    六、板书设计

    门神、福字 ——好局长

    任长霞  亲闺女 ———好女儿  心中的丰碑

    任妈妈 ————好公仆

    丰 碑 篇三

    一、导入  新课

    1。(课件出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配乐《长征组歌》)师用低沉的声音描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22.《丰碑》

    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生围绕课题质疑,问题:什么是“丰碑”?文中“丰碑”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二。新课

    1。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让我们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老师要交给同学们两个任务,愿意接受吗?(将原来的自学提示改为交任务,学生兴趣更浓厚,课堂更富有生趣。)生:愿意!

    师:任务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勾出生字词,难读的多读几遍。

    任务二: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自学,师巡视。

    2。检查自学:

    生纷纷举起手。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完成了任务,老师检查一下完成得怎么样?

    (屏显生字词。)抽生认读。(生把倚靠读成了依靠,生一片哗然。)

    师示意暂停,说:同学们心里都很着急,你能再读一次吗?

    这一次,生读对了,生一片掌声。

    师:请评价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开始读错了一个词。

    生:声音有点小。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得很认真,给他指出了缺点。请想一想,怎样说他才乐意接受你的意见?

    生:要先肯定他的优点。

    师点头:说得真好!你来试试!

    生:他敢站起来读说明他很大胆,而且读对了大多数词语,很不错!

    生:他把"晶莹"读准了,真了不起!

    师:是啊,同学们,先指出优点再来说不足,这样被评价的同学才会乐意接受。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这是说话的艺术。

    生齐读生字词。

    师有什么地方要给同学们提个醒吗?比如提醒注意哪个字音,或者哪个字?

    生纷纷站起来说出字音和字形的难点。

    师:第一个任务孩子们完成得很棒!老师要检查第二个任务。

    生纷纷举手。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而自己却被冻死的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生:我不同意她的意见。我认为是"让棉衣"而不是"发棉衣".因为作为军需处长肯定有机会穿上棉衣,只是他舍己为人,把自己的棉衣给了其他战士,所以应该是"让"

    生纷纷附和:对呀!

    师问回答问题的同学: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3。自学质疑

    同学们刚才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老师要再一次考验同学们,有一个更大的任务要同学们完成,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这一次的任务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作上记号。然后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组长做好记录,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小组进行热烈的讨论,师巡视。

    丰碑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重视情感体验。

    2、运用合作讨论式教学解决学生理解难点。

    3、重视朗读体验,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染。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受

    1、自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谁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一句话,也可以几句话。

    二、再读质疑

    1、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或有问题的地万,请在书上做上记号。

    ①人被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死的时候这样镇定、安详?

    ②课文中两次写到将军"愣",分别是什么意思?

    ③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丰碑"?

    ④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

    ⑤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2、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

    三、合作讨论问题

    1、方法:自由组合,几人一组讨论刚才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1一2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重点学习讨论

    ㈠人冻死时是十分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时那样"镇定、安详"?

    1、出示第7小节,指名朗读。

    2、讨论:为什么他死得这样安详、镇定呢?

    3、想象一下他牺牲前的所做、所想(为什么坐下来,为什么吸烟,为什么左手向前伸?)

    4、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重点朗读9一13小节。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2、自告奋勇展示。

    3、教师点拨、指导。

    三、升华情感

    1、为什么被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2、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3、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丰碑一尊塑像——→一座丰碑

    丰碑语文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恶劣:非常不好,很坏。

    严峻:严肃、严厉。

    覆盖:遮盖。

    晶莹:光亮而透明。

    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

    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

    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

    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

    (二)学习。写作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三)。总结

    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1.熟记本课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语言文字,从军需处长的动作中理解他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详的,进而体会他的献身精神,进一步理解“晶莹的丰碑”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精神崇高纯洁。课前搜集有关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探究不懂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探究活动

    如果为“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想好后,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语文教案-《丰碑》 篇六

    教学要求: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态、神态和穿着中,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具准备:

    1、电脑课件3件。

    2、小黑板一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教学过程 :

    一、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生字词自学情况。

    3、预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课文。

    1、抽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默读课文,按提示把文章分为四段,讨论段意。(提示:A、艰难前进B、严峻考验C、一座丰碑D、走向胜利)段意(略)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支队伍似乎要被吞掉?

    2、指导感情朗读。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将军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索呢?

    2、指导感情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详案)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2、4题。

    一、引入新课。

    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这支队伍是否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正在这时,他得知前面有人冻死,快步朝前走去,那他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重点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连贯。

    2、小声自由读,弄清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板书:形态、神态、衣着)

    3、默读,观察投影图,思考:老战士冻僵在冰天雪地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充分讨论)

    4、指导感情朗读。

    5、熟读、背诵。

    (二)学习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2、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1、第七自然段写军需处长"好似一尊塑像",这里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个自然段第一次,也是全文唯一次出现"丰碑"一词,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面对这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战士们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声?用"~~~~"勾出来。读这句话。

    2、这样的队伍究竟指什么样的队伍?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3、联系第二段将军的思索,学完了全文,你认为这支队伍是否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4、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发散与升华。通过学习,把你体会到的将军和战士们的感情,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给这座丰碑写碑文。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全国第三届小语重庆赛区选拔赛)

    丰 碑 篇七

    丰碑

    (第十册)        执教:方雪媛

    教学目的: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乐一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   丰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丰碑”是指什么?

    课文中的“丰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找找答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

    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

    4.介绍时代背景

    《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革命不少革命战士倒下了。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

    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

    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一(1-2)

    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二(3-7)

    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8-11)

    四(14)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12-14)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什么叫艰难?

    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

    (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 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3.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小结:这一段的天气描写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亏困难?把描写这些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自己站起来读一读。

    2.灯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 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释“恶劣”、“袭击”

    (2)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指名读。

    板书:遇到的困难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饭”时说什么呢?

    “睡雪窝”呢?

    “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呢?

    “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红军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这句话,一连串用了四个“可能”,写出了红军前进中将会遇到种种困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是的,读了这个句子,红军战士所遇到的一个一个困难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朗读。

    (4)这个长句写得也很有顺序,它按什么结构来写的呢?我请全体同学读总述的句子,四个大组分别读分述的四个可能。

    3.小结引读第四句

    困难实在太多,任务实在太艰巨,这不是一般人能经得起的, 将军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书:严峻的考验

    4.齐读第二小节

    5.配乐感读1.2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经受住各种(        )的考验。

    (2)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一贯(        )。

    (3)对待工作,我们的态度要(        )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4)爸爸的目光变得(        )起来,弟弟惭愧地低下了头。

    2.抄写词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丰碑》 篇八

    一、看拼音写汉字。

    二、多音字组词。

    三、词语搭配。

    四、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改在括号里。

    1.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须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坐晶莹的丰碑。(  )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恕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3.红军队伍在恶劣的环境中行进着,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忽然袭激。(  )

    五、联系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打“√”。

    1.“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1)见到将军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2)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将军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3)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2.课题“丰碑”的含义是:

    (1)高大的碑。(  )

    (2)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

    (3)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

    六、阅读片断,按要求做题。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x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

    安详: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挂着灯笼一样。

    (2)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3.填空。

    老战士倚x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

    答案:

    一、队伍、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冻僵、倚x、光秃秃、塑像、豹子、覆盖、晶莹

    二、

    三、

    四、1.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须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坐晶莹的丰碑。(需、座)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恕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怒)

    3.红军队伍在恶劣的环境中行进着,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忽然袭激。(突、击)

    五、1.(3)2.(2)

    六、1.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的意思。安详:从容不迫,镇静的意思。

    2.(1)(√)(2)(×)

    3.十分疲劳,想歇息一下;对遇到严寒折磨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不慌不忙,十分镇定;一心为了别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黑七

    那一年我从军校毕业,分到铁道兵某部当排长,当时跟着工程车到团部接我的就是黑七。

    黑七是云南大理人,因为脸黑,又是七班班长,所以大家给他取了这么个外号。在我们连,班、排长们都爱跟黑七开玩笑,只要黑七在场,一定言必称“黑”,并推而广之,凡是“黑”的谐音,也都拿来,向别人介绍黑七,会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某班长”。弟兄们还喜欢把“瞎说”叫“黑说”,“乱来”叫“黑来”,打牌时出错牌了,叫“黑出”;馒头蒸得稍微黄一点,也牵强附会说“炊事班你们简直‘黑整’,这种‘黑不溜秋’的玩艺也敢端上来?”黑七对此从来不恼,总是憨厚地笑笑。有时还打趣说,你们都是“黑社会”,满口“黑话”!

    上任不久,我们奉命到山东修建兖石铁路,我们排的任务是建“老猫沟中桥”。

    那天我们开始放炮,尽管事前进行了培训,但爆破时还是出了点意外,一共是多少炮,记不清了,炮声静下来时,我们发现少了一两炮。是一炮还是两炮?谁都没有把握。负责指导的营部技术员让我们等等。过了一会,“轰”地一声巨响,果然冒出一炮!还有没有?大伙的心悬着。足足又等了一支烟工夫,再没有动静了。我前思后想总觉不放心,就鼓起勇气说,大伙别动,我先上去看看。实际上当时我的心都快蹦出来了,据战友后来说,我的声音在颤抖。就在这时,一只手臂挡住了我,是黑七。“排长,我来。我在家放过炮,有经验。”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样东西交给我,冲我一笑,猫着腰向禁区跑过去。

    很快,他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大伙的心都提了起来,谁也不敢大声喘气。突然,“轰”!又是一声巨响,这声音不啻晴天霹雳,大伙儿的脸都白了。我领着头向禁区跑,眼泪外涌。就在这时,硝烟中冒出了黑七,黑红的脸上,露出一口雪白的大牙,这家伙,龇着牙乐呢。气得我破涕为笑,捅了他一拳!

    原来真有一门哑炮,是引线中途灭了。这胆大妄为的家伙,竟重新点燃引线,可真够玄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交给我的,是他当月的津贴费和一封没写完的家信。而他入伍前,压根儿就没摸过雷管炸药!

    晚上,我叫上几个班长,第一次违反军规,偷偷躲在帐篷里喝酒,硬逼着黑七给我们几个“压惊”。我们异口同声说:“黑七啊,哥儿们让你给‘黑(吓)’死了!”

    阅读提示:

    短文先写黑七憨厚的个性,再写他怎样只身冲向禁区去排除哑炮。你喜欢这个铁道兵战士吗?喜欢他什么?

    牵强附会:勉强把两件没有关系的事拉在一起。

    ——本文选自湖南大学出版社《阅读与训练》

    挤油

    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学校是一座小土庙,破破烂烂的,冬天里四面进风,学生们就常常冻了手脚。寒冷的早晨我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地盼着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拥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站在教室前,踩跺脚,脚暖了,就沿墙根一字排开,中间站个大个,两边人数相等,一齐往中间挤,咬牙,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是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米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这种游戏,我们叫挤油,天天要做的。

    那时做老师的并不反对我们这一活动。记得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年龄不大,个头不小,冬天戴着一顶油乎乎的破军帽,帽檐皱皱巴巴。他教我学小数时,把 0.24该成零点二十四,是过了一天又让我们读作0.24的。他常x墙根一站,两手向自己一挥,“来”,学生们便一拥而上,好像总是挤不动地,上课铃一响,他猛地抽身而去,学生们便倒成一片。

    语文老师是上了年纪的,姓余,面黑,不苟言笑,据说私塾底子厚实。他当然不挤油了,总是提前走进教室,写一些成语要我们抄背,诸如“爱屋及乌”、“入木三分”之类。开课前总先提问题,我们最怕的就是头十分钟,回答不出来,他就会拿眼瞪着你,半天说一句;“挤油的劲呢?站着!”

    那时学生穿的小袄都是自家纺的棉布,粗糙,易坏,在凹凸不平的黄土墙上磨不了多久,就会露出黑黄的棉絮,回家总少不了挨骂:“又在墙上磨痒痒了。”呵斥好像并没有减少了挤油的次数,孩子快乐起来的时候,什么都敢忘记。

    这是我童年时代最有趣的游戏。

    阅读提示:

    作者记叙了自己童年时代最有趣的游戏——“挤油”。语言朴实、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本文选自湖南大学出版社《阅读与训练》


    丰网速运|丰 碑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25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爱党爱国爱人名下一个是什么_爱党爱国爱人民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猜你喜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