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面积单位》教案]《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3篇】
  • [《面积单位》教案]《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贴心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面积单位》数学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板书:面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

    出示下面3个图形:

    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老师手中的纸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让同桌之间比较纸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一眼不能看出来,可能想到用重叠法或量长和宽的办法比较。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15个单位)和正方形(16个单位),让学生说说如何比较其大小。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无法比较(一个较宽,一个较长)。

    多媒体演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图(1)、图(2)的方格。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多媒体出示图(3)。

    提问:图(3)也画成16个格子,和图(2)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讲述: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的后半部分:面积单位)

    [评析: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积单位,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每个学生都感觉“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知识”,有积极的学习体验。]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 认识1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1平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量边长。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二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课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板书:长方形)

    (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板书:封闭图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4)让学生读面积的概念两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现场把物体的面画到黑板上就是平面图形,这一动态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把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

    识自觉地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面积概念。二是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教”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如对学生“摸面”方法的指导。把“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改说成“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感悟规范的数学语言,为下面的反馈作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一) 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教具:粉红色、绿色的两个长方形)即(1)号长方形:长18厘米,宽6厘米;(2)号长方形:长12厘米,宽9厘米

    师:谁的面积大?看得出吗?重叠比较呢?(教具演示)

    师:用观察和重叠、割补的方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请学具来帮忙,好不好!

    2、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两个长方形:一号长方形和二号长方形,另外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些圆片、正方形片、长方形片。现在同学们要借助这些学具去摆一摆,想办法比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跟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看谁的办法最好。现在就快快行动吧!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共同探究:怎样利用学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片)比较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长方形谁大谁小。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参与,各抒己见,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意味着安排几个学生一起完成某个任务,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师:你们比较的结果是怎样的?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

    3、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够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4、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

    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二)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看数学课本第73、74页。(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1、1平方厘米。

    ①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②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师贴1平方厘米。)

    ③量一量它的边长。

    ④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⑤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自己左手的5个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⑥估计一下,这块橡皮1个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准确?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2、1平方分米。

    ①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1平方厘米)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

    ②猜一猜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③从学具里拿出1平方分米。思考:1平方分米的含义是什么? ④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⑤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⑥想一想,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呢?

    3、1平方米。

    ①谁愿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教室地面的面积?为什么都不愿意去?(用这个面积单位去测量,不容易测出教室地面的面积,因为1平方分米比地面的面积小得多。激起学生探索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

    ②你能不能像数学家一样“创造”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③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④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吗?

    ⑤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⑥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⑦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在地上量出1平方米,让学生尽量的站进去。)

    【设计意图: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以平方厘米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媒体演示、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等活动理解1平方厘米。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思考当测量的图形较大时怎么办,猜一猜比平方厘米大的单位有哪些,培养学生迁移和推理的能力。】

    四、积极反馈,强化应用

    1、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分米是什么单位?1分米有多长?平方分米是什么单位,1平方分米有多大?

    (2)听教师口令,学生用手势比画相应的长度和面积。

    2、完成76页的第4题。

    3、区别周长和面积。

    ①早上起来,小明跟着爸爸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②工人师傅在足球场上铺上了草坪,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③放学以后,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④为了使这块黑板更加美观和牢固,装修工人在它的四周装上了铝合金边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⑤假如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下课后一个小朋友主动把黑板擦干净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为了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有意设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这一环节,并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小事,形象而生动地诠释了这些概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积单位》教案]《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61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幼儿园家长会ppt模板免费|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优秀9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