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文|七年级语文《天...
  •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文|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天上的街市》的整体基调;通过设计朗读脚本,体会诗人对美好的向往。

    2、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在表达诗人情感时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在表达诗人情感时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方式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呢?

    请学生讲述牛郎织女故事。

    诗人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里面涉及了牛郎织女,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天上的街市》,了解郭沫若先生笔下牛郎织女的生活与刚才大家所讲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体会诗人借这个故事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诗歌,尝试感受诗歌的主基调。

    自由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这首诗的主基调。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重点词语,关注作者笔下牛郎织女的结局,得到主基调──抒发对美好的追求、向往之情)

    2、再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展示。

    教师抓住能反映本诗歌基调的语句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三)内容探究

    我们知道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不是郭沫若所写的那样,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我们在朗读时,读到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景象时,有什么感觉?再请2位同学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在诗中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想象的内容在你的脑中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布置学习任务:

    1、请2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圈画出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

    2、小组内合作,学生用几个关键词描述“看到”的画面;相互补充后,派代表与全班交流。

    3、班内同学倾听别人的发言后,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幅画面给你的感受。

    学生朗读,其他人圈画。学生小组内讨论。讨论后,将关键词写在黑板的指定位置。展示后,学生先用一个词表达听后的感受,之后进行阐释。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相互评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评议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对诗句内容以及诗人情感的把握,关注学生有理有据的阐释。)

    诗中的珍奇物品与牛郎织女的生活都是作者的想象。这些美好的事物令作者心驰神往,这种强烈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是诗人内心的向往。诗人借这样一些美好事物,表达出自己的追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思。

    (四)语言探究

    1、教师导入并设计问题。

    诗歌是高度精炼的语言,老师发现在这首诗当中反复提到了“定然”这个词。反复出现一个词未免显得有些啰唆,以第二节为例,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这个词是否可以删掉?

    删一删: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原版和删除“定然”的诗歌,其他同学体会两种表达有何不同。

    请同学将比较后的感受写在第二节的旁边,并用简介的语言对自己的感受加以阐释。之后,再次进行朗读,进一步体会。

    【设计意图】进一步使学生明确郭沫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五)活动学习

    1、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自行设计朗读脚本并进行批注。

    朗读脚本范例:

    重音用“?”标注,停顿用“/”,语调用“↗、↘”标记。

    2、小组内相互交流。每位同学在小组内朗诵诗歌,其他同学提出改进建议。推举小组代表,参加班内朗诵竞赛。

    2、请小组代表按照组内设计的朗读脚本来朗诵诗歌,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六)布置作业

    有选择地布置检测练习。

    《天上的街市》教案 篇二

    目标要求:

    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2、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画面和音乐)看到这幅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

    (出现课题及作者,教师同时板书。)

    二.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2.点一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师问:为何要这样处理。

    3.师配乐范读:

    4.交流怎样读好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处理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努力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

    5.全班齐读

    三.探究:

    (一)走近文本——梳理内容,感悟主旨。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的活动。比如:在的时候,诗人看到了

    ,又想到了。

    2.在诗人的想象中,天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3.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传说作了怎样的改动?(从中寄托了怎样的理想?)

    如果学生需要,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来收入《星空》集中。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一首好诗一定少不了要品味它精炼传神的语言。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表现春天的情趣,而其中的“闹”字更是神来之笔。)

    1.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小组讨论)(或者用启发学生去换词丢词的方法体会这个词在这里的特殊含义或表达效果。)

    2.师生配乐齐读全诗

    3.试着背诵这首诗。(给出画面和音乐,背完一行,出现一行。)

    四.拓展延伸——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由明星想像出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有一个陈列着珍奇物品的美丽的街市,想到了牛郎织女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美的源泉,下面,我们来做这样的一个想象训练: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目标: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学习诗歌不可以不读,读是理解的基础。关键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去读,包括朗读和默读。读的不深入也就谈不上对诗歌的鉴赏。熟读乃至自然的成诵,我想,这应该是教学一首诗的最高境界。

    板书设计:自由幸福

    的郭

    街沫

    市若

    街灯明星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鼓励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难点:培养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味、合作探究、拓展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后)大家知道吗?郭沫若先生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看到这静谧的夜空时,也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只不过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结局是悲惨的、痛苦的,而诗人心中的牛郎织女则自由而幸福地生活在天上美丽的街市中。现在我们就借郭沫若老先生的诗作一起去游历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

    请学生介绍诗人郭沫若。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一部新诗集。它确定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

    (二)初步感知诗歌的画面和内容

    1、配乐朗读诗歌

    2、生字

    缥(piāo) 缈(miǎo)

    3、生词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4、学生自由读诗

    读后思考:同学们读完诗,知道诗里有哪些画面?诗人都有哪些奇思妙想?

    (1)学生回答并朗读相关诗句。

    (2)明确:街市——缥缈的、美丽的、陈列着珍奇

    牛郎织女——骑着牛儿、闲游、提着灯笼

    5、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1)点拨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小黑板出示:

    联想:由实际存在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 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学生说运用联想或想象的例子,教师适时引导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观蚊如鹤;夏蚊成雷,拟作全鹤舞空。)

    (2)思考:本诗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象?

    (3)朗读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4)朗读2、3、4小节中丰富的想象。

    适当指导肯定语气的朗读情感。

    《天上的街市》教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

    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

    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教学工具:

    配乐录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曾有人说:“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天上的街市》就是郭沫若幻想下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2、文学成就: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范读,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五、 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三)讲解二、三、四节诗。

    (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繁荣、光明、富裕 现实:荒凉、黑暗、贫穷

    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第三节描写的街市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自由 现实:不自由

    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对自由的向往。

    (3)第四节写带牛郎织女欢聚,那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

    (4)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文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然在天街闲游”都用“定然”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时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6)“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朵”作为流星的量词,有什么妙处?

    朵,本来形容花,这儿形容流星像花儿一样璀璨美丽。

    六、总结全诗

    1、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2、让学生试着背诵全诗,并每组请一位同学上黑板默写。

    七、拓展延伸

    欣赏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诗歌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诗人贺知章由柳叶联想到春风,由春风联想到剪刀,联想自然、贴切又新颖,成为千古名句。现代诗人顾城八九岁时抬头看树枝,见树枝高而直,从而产生一个新奇的想象。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往往是一首诗的亮点,精彩点。

    请学生说一说,由“灯”还能联想到什么?以“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开头,再写四句小时。请同学自由讨论,写在小纸条上,然后上黑板展示。

    欣赏诗歌的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卞之琳先生的《断章》,通过几个画面,即在桥上看美丽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由桥上人和周围景色形成的美丽风景的人等等,让欣赏这首诗的人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沉浸在那种美的意境。

    请一个同学来整理一下,欣赏一首诗从哪些方面入手。

    八、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诵。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街市———————————————现实

    第一节:夜晚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节: 繁荣、光明、富裕 荒凉、黑暗、贫穷

    第三节:自由 不自由

    第四节:牛郎织女欢聚 环境压抑

    想象、联想—————————————对比、烘托

    实施建议: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由学生总结归纳,教师适当补充强调。

    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重点、难点,学有所得。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这些想象植根于现实生活,包含哲理,给人以启迪。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为“想象”,导语中渗透着对想象的基本要求:合乎情理且富有新意。课后习题一指向诗歌主旨与作者情感;第二题指向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第三题指向想象的拓展与迁移。

    二、设计思路

    现代格律诗的特点是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而这“三美”可以通过一种手段直观表现出来,那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诗句匀称,音韵和谐,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的诗歌。希望通过本课教学,把“音读——意读——情读”三位一体的诗歌朗诵方法深深地植根到学生心中。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随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记忆作家作品、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音读”环节,学生初步朗读,扫清字音障碍,学习一些停顿和重读的技巧。在“意读”环节,重点放在品味诗句并体会其内涵,分析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情读”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营造氛围,让学生伴着音乐展开想象,大声诵读。最后,通过拓展阅读篇目,加深学生对想象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中时时围绕朗读来设计活动,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在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美,并重点启发学生以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蕴。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2、能找出诗中的联想和想象,自觉使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本诗。

    3、能使用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策略,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能找到诗歌中化用的牛郎典故,说出诗歌的主旨。

    5、能找到诗歌中使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说出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

    有人说,每个人在天空中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无论是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是转瞬即逝的流星;不管是永远依偎在父母身边不愿长大的小卫星,还是有着远大理想按照自己轨道前进的行星,夜空中一定会有一颗星星是属于你的。今天,就让我们和大诗人郭沫若一起,仰望星空,畅游苍穹,去寻找那颗属于你的星星。

    1、请大家打开书192页,《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全班齐读。

    2、检查预习,知人论世

    郭沫若是与鲁迅齐名的一位文学巨匠,如果说鲁迅是以“思而深”叱咤文坛,那么郭沫若则以“学而广”名传千古。请你说说对郭沫若和他的作品的了解。

    请一学生介绍,老师归纳总结:

    名:郭开贞

    时:现代

    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蔡文姬》。

    评:诗人、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结合历史知识思考,1921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简介写作背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郭沫若用浪漫笔调写天界,写牛郎织女,是闲情雅致那么简单吗?诗歌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朗读作品,稍后作答。

    (二)朗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指导学生达到诗歌朗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出音韵、节奏和重音。分小组朗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读准字音。

    2、读出音韵。

    韵脚:市、奇;广、往;游、走。

    3、节奏和重读。

    (三)理解诗歌,体会意境美。

    指导学生达到诗歌朗读的第二个层次: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美在哪里?诗人有哪些奇思妙想?

    读第一节,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内容?街灯和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

    读第二节,说说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街市?里面的物品现现实世界中一样吗?

    读三、四小节,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美妙吗?

    2、诗人借助什么手法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点拨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请你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在天上的街市看到的景象。

    (四)品读诗歌,感悟情感美

    1、课文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用已学过的古诗《迢迢牵牛星》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由来。

    2、结合以下主旨,思考诗歌的主旨:

    (1)作者通过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织女与神话传说中命运的不同?

    (2)“那朵流星”中,“朵”改为“颗”字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

    3、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作者苦闷的心情,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1921年的中国政局动荡,满目疮痍,灾难沉重,“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诗人目睹祖国的现实,理想受挫,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他对丑恶的现实不满和愤慨,要求对社会作彻底的改革,又希望在超现实的空想境界中寻找美好幸福的境界,这种情结凝结在他的诗之中。)

    4、回顾全诗,简要总结。

    5、一边听音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在天街闲游的牛郎织女,或者是仰望星空、畅游苍穹的郭沫若本人,投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身临其境地诵读出诗文。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大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古今中外,人们对茫茫宇宙的关注从未间断过。那么,这片震撼人心的璀璨落到诗人笔下又化作了怎样的诗行呢?今天,我们在《天上的街市》一课中,体味了作者绮丽的想象和想象背后的深意。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来自主体会本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看看与前面朗读是不是有了不同?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文|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65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音乐教学计划2023】音乐教学计划【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