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奇怪的大石头答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最新9篇)
  • [奇怪的大石头答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最新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贴心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1.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2.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板书:

    7 奇怪的大石头

    解 之谜

    李四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怎么能够少了反思呢?少了反思的教学是进步不了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今天,区进修学校的邹清老师来学校教学调研,听了我上的《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既肯定了我的优点,也给我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

    我在上这课时,由 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 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2个疑问:

    1、这块大石头 怪 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的。这是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我将问题及时打在电脑上,呈现给全班学生作为自学的导向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也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讨论问题一。

    孩子们发言积极,找到了许多重点语句,我虽然表面镇定地在讲课,带领孩子挖掘语言的重点、训练感情朗读。可是此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发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思维在无限制地扩张,体悟的点铺得太开了,显得很散,影响整个课堂的严谨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时刹车的方法,怎么办?好不容易,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课前预设的句子了,赶快抓住,将问题的讨论缩小到第二段。

    课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个插曲,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

    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 大 ,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所以,如果将目标再锁定明确一些,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孩子说话如此散的现象了,我可以这样安排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 大 ?第二课时再安排后半部分来历怪的特点。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 大 ,来历 怪 ,怪不得叫 奇怪的大石头 呢!齐读课题下课。唉!怎么没早点发现。而且这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错,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觉得整节课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2、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忽略朗读形式的问题,学着学着就变成齐读为主了,整个课堂齐读的比例占到了80%,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得继续奋战。朗读可以分为:个别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个别指名读可以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通过个别学生的朗读达到示范、纠错、突破重点等多项指向明确的功能,同时体现了一个朗读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齐读可以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使朗读有气势,但不易抒发孩子个人的朗读情感。再说赛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他们喜欢小组竞赛,喜欢那种获胜的感受,尤其是当两组站起来的时候,特别精神,特别投入。因此,课堂应是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体,让朗读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另外课堂也有成功之处,需要坚持的。

    1、识字的自主学习:

    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

    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课堂就是这样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将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并且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要把握住课堂,课堂有效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

    语文课应该有这样三个标准: 环节要简,主线要明,问题要精!这就要求有效的提问应从整体入手,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大问题设计应该是提纲挈领,因此设计能贯穿全篇的问题来当主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就是张庆老师倡导的: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本节课我提出来了练习上下文的四个大问题:第一, 大石头怪在那里? 第二, 李四光问了哪些问题? 第三, 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四,李四光是怎样揭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的来历的?课堂提问呈递进式进行,层层深入,非常有效。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问题要难易适度, 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对于李四光提出的四个问题,开始在读完两边后,我问孩子们:当你把李四光提的一个一个问题读一遍后你有什么体会?孩子们很茫然,然后我有换了一种问法:你觉得李四光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回,孩子们积极参与了,有话可说了。这就是暴露出我的课堂提问的一个弊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情感体验是沉睡着的,一般不是马上就会被激活的,需要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引导中抓住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的切入口。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应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学生的水平发挥。

    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找不到思维的切{NIUBB.NET}入点,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提出的问题太急, 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就好象喂一口饭还没嚼就要学生吞下去一样。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课后分析:

    尝试——让课本留下思考的痕迹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放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要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尔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大家都见过石头吗?那么你们见过的石头没有什么特别的吧?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见一见“奇怪的大石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很多。读的时候划下你读不准和不明白的字词,与同桌交流,不能解决的可以问老师。

    2、好,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有没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呢?那么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生字和词语是不是都认识,请这一排的同学开火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3、他们读得对吗?大家一定要注意“坑”“秦”“震”三字的读音,谁来说说它们的特点?

    4、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词读一读。

    5、老师再来教教你们写这些字。

    6、大家读过了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吗?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他小的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从哪里来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奥秘,并且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

    三、精读课文

    1、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课文到底读得怎么样。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读得好,就向他学习;如果读得不好,就帮助他改正。

    2、师生评议。那位同学愿意继续往下读,来与他比一比?指名读3—8自然段,指名读9、10自然段。

    3、师生评议。

    4、读过了课文,你能提出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那么请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大家分组讨论一下。(1)大石头“怪”在什么地方?(2)李四光怎么解决小时的这些疑问的?

    5、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6、好,大家都讨论得差不多了吧?那么我们来解决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怪”:孤零零(就一块)、巨大(把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四周平整(石头突兀)……

    7、这些问题别人没有注意,但李四光发现了。那可真是块“奇怪的大石头”,你能把这种奇怪的感觉读出来吗?请一位同学与我分角色来朗读李四光与老师的话,我读老师的话,你读李四光的话;再请一位同学与老师来读读,你读老师的话,我读李四光的话;接下来请同学们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8、我们再来李四光后来是怎样不断来解决这下问题的。生汇报,师点拨,相机板书:奇怪的大石头——想了很多年——学习地质学——专门去考察——有了大发现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发现李四光小时是个怎样的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

    2、从后来他解决问题中尼发下你与怎样的品质?(不放弃、有恒心)

    3、你从他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生自由说)

    五、小结

    1、李四光能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取得伟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好奇心和恒心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从小就应该做个保持好奇心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并对它不断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学习李四光,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请大家拿起书,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字词。

    3、有条件的同学搜集与李四光有关的资料。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见过)

    大石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一块大石头吗?(出示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二。初读认字

    同学们,就让我们和李四光一起来看一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什么样的?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èn)惊

    3、解决一些术语词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 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发生的疑问以和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效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发明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身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靠自身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考虑了,真是爱考虑的好小朋友。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

    李四光小时候_____,问_____长大后_____,终于弄明白了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师: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爱考虑、善观察。

    板书:

    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爱考虑

    师:你们说他爱提问爱考虑,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局部,边读边批注,边读边考虑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你说: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考虑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发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发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他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他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好,有问题就去想方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发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谓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听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考虑,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只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

    爱动脑,勤考虑,善分析,不盲从。

    师: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

    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扮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褒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只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师: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师: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考虑、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考虑,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发生的疑问以和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效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发明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身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靠自身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考虑了,真是爱考虑的好小朋友。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

    李四光小时候_____,问_____长大后_____,终于弄明白了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发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师: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发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爱考虑、善观察。

    板书:

    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爱考虑

    师:你们说他爱提问爱考虑,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局部,边读边批注,边读边考虑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你说: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考虑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发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发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他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他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好,有问题就去想方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发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谓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听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考虑,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只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

    爱动脑,勤考虑,善分析,不盲从。

    师: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

    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扮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褒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只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师: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师: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考虑、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考虑,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奇怪的大石头答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最新9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73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反思优缺点_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反思【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