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送元二使安西的教案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 [送元二使安西的教案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优秀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贴心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一

    我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如,“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使”:出使,身带使命,不得不去。“安西”:长安以西,西北边疆地区,俗称西域。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渭城和安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一个随处都可听到浓浓的故乡话,见到可亲的亲人,一个却举目无亲。可是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安西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元二与王维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维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在洪城河小学听了常丽老师讲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使我豁然开朗。解决了教学古诗的一个技术难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小常老师抓住对诗题的理解,作为教师的讲解重点。“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使”:出使,身带使命,不得不去。“安西”:长安以西,西北边疆地区,俗称西域。那里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处处戈壁沙漠,十分荒凉。元二去西域最少一年才能返回。何况身带使命,少则数年才能回来,多则十几年才能回来,甚至一辈子再也回不来了。

    二、学生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句子画节拍,理解诗句。小组合作和借助书下注释,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三、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

    四、师:假如,你是元二的朋友。你会在离别时刻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元二,你多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生:元二,你路上要多加小心,照顾好自己。

    生:元二,你多带些衣物,西域寒冷,要吃饱穿暖。路上有强盗千万小心躲开。

    生:……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诗。(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读出诗人王维与朋友话别时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亮点在第三和第四步。第三步:教师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放手让学生说看到的画面。这样,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即:给了学生打乱顺序理解诗句的自由。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第四步: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与诗人达到情感共鸣。最后的感情朗读自然会很到位。学生批文入境,情景交融,读出了离别的伤感和心境。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如,“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使”:出使,身带使命,不得不去。“安西”:长安以西,西北边疆地区,俗称西域;其次学生通过收集送别诗,已经体会到了每首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所以加上生动的课件画面,学生的学习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学法指导与情感的熏陶也做得比较成功,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播放《阳关三叠》和课件播放《送元二使安西》,以及拓展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离别经历所播放的歌曲《祝福》,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此外同事们一致认为在本课教学中,优美的过渡语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教学环节过渡同样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渭城和安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一个随处都可听到浓浓的故乡话,见到可亲的亲人,一个却举目无亲。可是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安西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元二与王维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维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不知同行的您有和妙招吗?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嗯,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哎,谁知道今天星期几啊?(今天星期二)这句话如果用你的家乡话该怎么说?看,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方式就不一样,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有多丰富啊!而像这样丰富的还有我们如宝库般绚烂的古诗词文化呢!那呆会儿,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好吗?好,上课――

    一、知诗人,解诗题。

    师:今天咱们学的这首新诗的作者大家并不陌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他的经典诗句,他是谁?(王维)

    师:对,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板书:唐  王维)

    师:这个人啊,不仅诗写得好,画画也堪称一绝,就连大诗人苏轼也用八个字来这样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次,他特地来到渭城,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来送元二这个人出使到安西去。(板书:送/元二/使/安西)来,把诗题读读---(两遍)

    师:哎!说到出使啊,我倒想问问,谁知道出使是奉谁的旨意去的?(皇上)不去就要——

    师:看来,元二此行是非去不可了。

    二、晓诗音,明诗意。

    1.自由读诗。

    下面请你自由的把诗读两遍,注意,读第一遍时,可以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争取把字音读准;读第二遍时,要注意诗句的停顿,争取把诗念通顺。明白了吗? (课件出示:全诗)好,谁愿意来读一读?

    2.指名读。  顺势解多音字。(朝,舍)

    3.再指名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这回可要读准确,清楚。)

    4.齐读。 字词的障碍扫除了,让我们一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来读一遍。

    5.配乐朗读(点击).   师:想不想像这样有感情的朗读?这并不难,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下面就请你们再次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个?号,然后和本组的同学共同解决。

    6.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汇报。

    谁来说说前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后两句诗呢?谁能把这四句连起来说说?

    三、寻诗眼,悟诗情

    (一)寄情酒更浓

    师:好,对于这首诗,现在我们已经知其音,明其意(板书:明意).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元二与王维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元二;故人)

    师:除了“元二”和“故人”外,你们注意到“酒”了吗?这酒他们是怎样喝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劝”字说明他们之间说了很多话,可见关系不一般。那大家想想看,他们当时是怎么劝的,会说些什么话?

    “尽”的意思是—(完)只有谁才会这样喝酒?(朋友)  是啊,一饮而尽,只有朋友间才会这样的酣畅淋漓。说到这啊,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喝酒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有一种酒是连心的酒,所以有“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一种酒是祝福的酒,所以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还有一种酒是浇愁的酒,所以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你觉得在元二即将远行之际,这“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呢?

    师:这么多深情的祝福,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表达 朋友间这样深情厚意的祝福的只有—— (课件出示:后两句)

    (二)触景情更深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课件出示:全诗,配乐)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哪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朝雨;柳;客舍)

    师:知道为什么写柳树吗?(除了当时周围的确有柳树之外,它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 “柳”与“留下”的“留”谐音,柳树自古以来就是离别的象征,咱们古人啊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就是摘下柳枝赠予将要离别的朋友,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此刻看到这满目的青青杨柳怎能不让人伤感别离呢?

    师:是呀!这说明王维他不是本地人,也是孤身在外,身在异乡为异客,这本来就让人伤感,可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了,客中送客,让人倍加感伤!   细雨蒙蒙、客舍青青、柳色清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再读读前两句。(生读)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雨后柳色清新图。(师板书:雨后柳色清新图)

    (三)路艰心更忧

    师:在老天都为人落泪的今天,尽管是满目的青青杨柳却留不住朋友远行的脚步,离别的酒,祝福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所以我总想---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而这大家说可能吗?  安西距离渭城有多远?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地图。(出示课件:出使安西路线图。)元二从长安的渭城出发,途经阳关,最后到达安西。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3000多公里,这么说吧,就是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骑马也要走上,猜猜看,会走多长时间。好,咱们也别猜了,注意听—答案是:半年。

    师:哇!你觉得怎样?(时间长,路程远。)所以,这是王维舍不得让元二离开的原因。那阳关以西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块,走进安西--(出示课件:狂风呼啸的茫茫戈壁、沙漠)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眼中看到的安西。

    师: (我也送你们8个字:思维敏捷,语言精当。)可以想象元二不仅此行一路艰难,即便到了那儿,生活还会更艰难。而此时此刻的渭城呢?走,去渭城看看--(出示课件:雨后图)怎么样?(不愧是客舍青青,柳色--清新,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师:除了有此美景以外,关键是这里还有--老友相伴,对酒当歌。(出示课件:朋友间饮酒作诗画面)

    师:而安西那呢?(出示课件:夕阳西下的孤独的元二。)此刻,你觉得画面里的元二怎样?

    师:是啊!这一切的落差是如此之大。更何况: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此行路途艰险,生死难料。这一切,都是好友王维所担心的,这样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让我们带着这种难以言状的心境再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到哪个词,就把哪个词的画面想象出来。(课件:配乐齐诵全诗)

    指名读。(板书:相送依依不舍情)

    (四)唱诗情难舍

    师:下面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走进诗中,用心去感悟。(出示课件:古诗情境视频)

    师: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让人百感交集!此时此刻,只言片语已难以表达朋友间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听,是谁唱起了这忧伤低沉的曲子。(课件出示:试听吟唱)1.听2.小声和3.会唱的放声跟和4.师生齐唱

    四、拓展延伸。

    吟唱过后,我们不禁遥想,在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下的绚烂多彩的古诗文化中,单单是送别这一种主题就留下很多的名篇佳句!那除了这首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送别诗吗?

    (赠汪伦---这是兴致盎然的以歌相送;黄鹤楼――这是默默无语的以目相送;别董大――这是满怀鼓励的以言相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虽然对送别一事只字未提,但通过西湖的美仍让我们感受到送别时作者的那份恬淡惬意。)而我们今天学的这一首,是饱含深情的以酒相送。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却都是在以情相送。正是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古诗才被人们称为民族的瑰宝。那下面,让我们站起来, 再饱含深情的把这首诗读一遍,能背的同学可以背。

    五。课后作业。

    知道吗?我们的古人素有这样的喜好,那就是读之不足则唱之,唱之不足则吟之,吟之不足则画之。所以课后也请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图,争取像王维一样做到:画中有诗。

    六。总结

    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只是沧海一栗,如果,课下你能去读、去品、去积累,我相信那时的你一定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到那时,我们的――班就一定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好,下课―――(放吟唱)

    (附: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雨后柳色清新图      相送依依不舍情

    小学语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

    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

    (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体位置:

    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

    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

    (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仅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

    (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

    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

    客中送客。

    (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

    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

    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送元二使安西》语文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识和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渲染学习法

    对话交流学习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唐朝的送别诗,指课件: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2、解释诗题。

    读了诗的题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是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连起来说说意思。再齐读。(评价:读很有节奏。)

    3、简介作者。

    诗题读懂了,那你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课件出示王维介简: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师读完苏轼的评价后说: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就来读读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

    二、读诗句,晓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 。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 ,正音。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尽】

    3、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我你理解了哪句诗?(此处不要求深挖,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注解去理解。】

    三、品诗句,明诗意。

    1、画中物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

    2、画中情

    预设一:渭城的景

    ①、 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 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 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 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 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

    ⑥、 指名朗读一二句诗。

    ⑦、 齐读一二句诗。

    ⑧、 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师补充板书:图)

    过渡:杨柳不识人间情,抽枝长叶笑春风。课件出示关于柳的诗句

    ①、 有什么发现?(都有柳)为什么他们的送别诗中都有柳呢?你们猜一猜。

    ②、 你觉得王维看到这青青的柳树,他感受到了什么?读一二两句,谈谈一二句诗的意思。

    ⑨、 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此刻在王维眼中这绵绵细雨仅仅是雨吗?还是什么?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预设二:美酒 故人

    ①、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③、 课件出示地图。

    【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

    ④、 课件出示安西阳关的图片,(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看了图片,使你想到了哪些词?

    ⑤、 出示课件。

    ⑥、 对比评读,(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⑦、 品酒

    v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你想对即将远行的元二说什么?

    v 指导朗读。

    ⑧ 、这一杯杯喝下去的只是酒吗?是王维跟元二依依相送的情!(板书:相送情)。

    ⑨ 齐读三四句诗。

    ⑩ 解释三四句诗。

    四、赏读古诗。

    1、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铭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读全诗 (配乐)

    2、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样的心情?(伤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后人还把这诗谱成了曲子。我们来欣赏课件《阳关三叠》)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教师配上古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3、听着这伤感的旋律,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抄写一遍。

    4、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把它背出来。

    五、明古风,体味别意。

    1、出示课件。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老师还搜集了一些送别的诗句?

    2、情境运用。

    你跟朋友离别的时候,你想告诉友人: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时,你会慷慨激昂地吟上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朋友的船走远了,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你会吟上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依依惜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疲此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你会吟上一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或: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教师总结。

    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课后关注更多的送别诗。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风骨学生的读诗量。】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五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 戴建荣

    一、导入

    生1:老师,我发现第一句诗少了一个字。

    师:再找找,你能发现少了哪一个字吗?

    生1:我发现少了一个“氵邑 ”字。

    师:你从哪里找到的?

    生1:我从注释里找到的。

    师:真好,学会了看注释,就能学得更快。请大家帮老师把这个字写进去好吗?(学生开始写字)

    师:请注意这个字的偏帝,左边的三点水要写得略窄些,右边部分写得略宽些。看看左右的字,大小要匀称。写完了吗?(师随即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师:写完了,谁来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来。

    生2:是湿润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在“注释六”那里有。

    师:(高兴地说)瞧,又多了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指着生1)他今天要和你竞争,你能和他比一比吗?(生1点点头)对,学习要学会方法。方法用得恰当了,你学起来会事半功倍。(指着生2)“注释六”里边写着呢,大声地再说一遍。

    生2:“悒”的意思是湿润。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戴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无锡,可第一次来我就被你们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3:因为有两个同学在思考。

    师:噢,我看到了思考的孩子,我感动了是吗?同学们,我是昨天来的。我昨天静静地坐在台下,观看了一台节目,听到了一位80岁的老爷爷为我们吟诗。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这一段历史当中,流淌着这样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中承载着许许多多人们用真挚的心灵写成的一篇篇文字,我们称它们为古诗文。而这一篇篇文字我们必须用独特的方法去吟诵它们,才能体会到它们的韵味。

    (若有所思)今天,我感动了,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位知音,他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用独特的朗诵方法把古诗文的美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老师真的是感动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吟诵方法好吗?

    二、读诗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块来学习一首诗一首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谁了解王维?

    生1:(拿起书)王维是永济县人。

    师:好的,知道了他的出生地,还有吗?

    生1:他9岁就有才名,21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

    师:完了是吗?(生点点头)好孩子,告诉你,读书要把书读完整,读书要把每个字都读进去。如果你只读一个片断,你记住,那不就读书。明白了吗?

    生1:明白了。

    师:请坐。(一生举手)你要补充吗?你来说。

    生2:王维,701年到761年,今山西永济县人……

    师:停,什么叫补充,明白吗?就是说他没有说过的话。

    生2:王维……

    师:很好。(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了看注释,我们学起来就方便多了。王维是山西永济县人,他曾经一度

    生:奉使出塞

    师:你知道什么叫奉使出塞吗?

    生:奉了皇帝的旨意到塞外。

    师:去干嘛?

    生:去打仗

    生:去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

    师:很好。奉了谁的命令?

    生:(齐答)皇上。

    师:这叫作

    生:奉使出塞

    师:能不能不去?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是皇上命令他去的。不去要砍头的。

    师:噢,告诉你不单单一个人(作砍头状),而且要

    生2:诛九族。

    师:你的学识很渊博,肯定平时很爱看书,是吗?

    生2:是的。

    师:只要多读书,就有学问。出使,奉命出使。课题当中也有这样一个字,(指着板书)谁找到了?

    生:是送元二使安西的使。

    师:在这儿它解释为

    生:在这儿它解释为奉使。(台下学生小声议论)哦,出差。

    师:出差去了!(师笑)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出差,可内涵不一样。(另一生举手)你来。

    生:应该是出使。

    师:对呀。谁会读这个题目?(学生纷纷举手)你来试试。

    生1:送元二使安西。

    师:噢,这个人姓元,叫

    生1:二使。(听课老师们大笑,学生马上低下头。)

    师:(微笑着走近学生)你想看什么?(生笑而不答)想看注释,是吗?(生笑着点点头)那就拿起来呀,学习哪能这样犹豫呀!

    生1:(拿起书本认真读起来)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师:(指着板书)姓元,排行第二。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

    生:元一

    师:(笑着说)还有一个哥哥,我们一般称为老大。我们这个班级里面有没有小朋友除了你之外还有一个哥哥或者弟弟妹妹的?有吗?(生纷纷举手)

    生:我有个哥哥。

    师:那你姓什么?

    生:姓姚。

    师:噢,那你叫

    师生齐说:姚二。(大笑)

    师:明白了?这个“元二”清楚了没有?

    生:(齐说)清楚了。

    师:再来读一读。元二去干什么呀?

    生:元二去出使安西。

    师:(指着课题)读一读。(生读)谁送元二使安西呀?

    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师:听我来把这个课题读一遍。送元二使安西。(生1正确读题)

    师:(翘着大拇指)我注意到你读的时候脑袋还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生2正确读题)

    师:哦,我感受到你的脑袋一摆一摆的,那又是一种韵味儿。还有谁来读?(生3有情有味地读)

    师:真棒,给他点掌声。(掌声响起)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课题)

    师:安西是什么地方,知道吗?(学生小声议论)

    师:对,马上去看注释。

    生:安西是……今新疆库车附近。

    师:好的。谁去过新疆?(一女生举手)乘着什么去的?

    生:飞机

    师:飞机飞了多久

    生:忘记了。

    师:是不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而忘记?新疆是中国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

    师:来,谁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生纷纷举手)为了读得更好,为了表现得更出色,我建议大家别忙着举手,看看注释,理解了以后再来朗读你会读得更出色。(生小声朗读)好了,谁来读?(学生纷纷举手)

    师:(指一生)哟,我发现你真是我的知音,每次总是你第一个举手,知道吗,这样下去你离诗人不远了。(指另一生)来,你来读,眼镜博士。

    生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氵邑 轻尘……

    师:别忙着拍手,会思考的人那才是个智者,就是聪明人,听了他的朗读有意见发表吗?

    生2:我要说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对,提意见前先表扬他,你会交到更多朋友,说下去。

    生2:他读得很有感情,而且每句话的后面三个字读得都很轻。

    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谁来说?

    生3:我认为他读得很有韵味。让他改进的是不要读得太紧张。

    师对生1:我请你把第二句再重新读一读。

    生1: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喔,后鼻音读得那么准。

    生4:应该是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他错在哪里?

    生4:应该把那个舍读成舍(sh)

    师:为什么要读舍(sh)?

    生5:舍不得。

    师:对呀,你舍不得谁呀?

    生5:舍不得朋友。

    师:说得很好。

    师:谁再来读?(指一生)好,你来。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听了大伙这么一读啊,我也想读。能不能让我来读一读啊?(师按照平仄规律,有感情地读完整首诗,响起一片掌声。)

    师:别忙着鼓掌,学会思考。(生纷纷举手,师指一学生。)

    生1:你读得很有感情,并且你每读一个句子,后面有一个停顿。

    师:哪儿停了,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每一句读完了,后面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再读下一句。

    师:对。你说出了读诗的一个很关键的方法,那就是要缓缓地读。还有谁要说?

    生2:我觉得你读书的时候好像自己仿佛就是王维,有很舍不得朋友的那种感觉。

    师:我陶醉了,是吗?

    生2:是的。

    师:你也被我陶醉了是吗?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你陶醉了,你就成诗人了。如果你陶醉到一定程度,刷刷拿起笔来能写了,你就真正的诗人。明白了吗?(生兴奋地坐下)

    师:同学们,这就是读诗的方法,这就是古人读诗的方法。明白了吗?(生点头)想学这种方法吗?

    生齐声回答:想!

    师:怎么读?两个字两价目字一读。“渭城”连着读,“朝雨”连着读,“氵邑轻”连着读,“尘”单独读,读的时候按照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平仄的规律。(师板书:平仄)

    师:什么叫做平仄的规律?在我们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声调,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这四种声调我们它分成两类,第一类我们称它为:平声,也就是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我们用一个符号表示:一横(师板书一横)。如果我们遇到平声的时候,尽量把这个字的声音延长。(师指着第一句诗中的“城”)来,读一读。生:城

    师:还不够长,再来。生:城

    师:看到过城墙吗?看到过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吗?生:看到过。

    师:那是怎样的绵延起伏啊!(指一生)你来读。生:城

    师:再拖一点点就入味了。生:城

    师:再来一点。(师做手势)看着我。生:城

    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读的时候摇头晃脑,韵味自然出来了。(指着另一个生)来来来,你来。

    (该生摇头晃脑,读得韵味十足。又请了两位学生,都读得很好。第三位学生语速略快了些。)

    师;头摇得太快,就没味了。慢一点(该生缓缓地读了一遍)

    师:对。渭城(生反复练读,感受平仄)

    师:平声会读了,那么仄声呢?仄声,我们用一条竖线来表示。(板书一竖)仄声读的时候声音一出来马上就收掉。我们称为仄短。(板书:短)

    师:朝雨。雨字一读马上收。(生练读)

    师:对呀,两个字两个字一读,平长仄短,可是在这首诗里面有一个字是不一样的,看,最后一行的一个“出”字。这个“出”现在读音是“出”,而在古时个,它的读音是这样的(师读)。这种音我们称它为“入声”(板书:入)入声归在仄声里面,所以在这首诗里这个“出”也读短促的仄声。预备读。

    (学生练习)

    师:标上平仄,它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投影出示标有平仄的诗)听老师把这首诗来读一读好吗?闭上眼睛听。

    (师配上《阳关三叠》,曲有感还必须地朗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师:别忙着拍手,要学会思考。当你这样静静聆听我的朗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些什么?

    生1: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王维。

    师:看到他在干什么?

    生1:他在送元二。

    生2:我看到了王维正在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

    师:敬了一杯酒?你看得比他多,富有想象力。

    生3:我还看到王维送元二的时候天正在下雨。

    生4:我看到了王维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那时候刚下了一场雨,雨后,王维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那时候刚下了一场雨,雨后,王维还吟了一首诗。

    师:(指着生3)你看看,你看到下雨,而他看到雨下完了。(指着生4)再起来,雨后,呼吸!(师生一起作深呼吸状)怎么样?

    生4:这种感觉很好。(师一转身,发现一位学生还闭着眼睛在感受。)

    师:你还在呼吸呢!

    生5:我觉得当时的空气很新鲜。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

    生5:(陶醉地朗读)谓城……柳色新。(又请一位学生读,也读得很有韵味。)

    师:平仄不够明显。平声尽量延长,(指着投影)看上面的,渭城读。

    生:(缓缓地)渭城朝雨,氵邑轻尘。

    师:多美啊!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台下学生纷纷举手)

    师:想一起读了是吗?预备,读。(学生朗读两句诗)多美啊,老师帮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渭城图)谓城这里的柳色

    生1:很美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

    生:2、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

    生3:很舒服。

    生4:渭城这里的客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

    生5:是知音。

    生6: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师:对呀,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就是在这样心心相通的朋友之间,却马上要分手了。到哪里去了?

    生纷纷说:到安西去了。(投影出示阳关图)

    师:同学们请看。(深情地)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要到哪里呀?(投影出示路线图)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三千多公里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学生们惊讶万分)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生1: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

    师:好朋友,多么关心啊!

    生2: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

    师:想得多么细呀!

    生3:元二,祝你一路平安!这一去就是一年,我会想着你的。

    师:即使元二一刻不停地返回来也要整整一年哪,孩子。更何况,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呀。一年能回来吗?生3:一年不能回来。要好几年才能回来。甚至是十几年。

    师:那么不定期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3:元二,也许当你回来之后,我已经认不出你了。

    师:好朋友怎么会认不出来呢?变老了是吗?同学们,几年后,王维就去世了。(学生万分惊讶,略有所思。)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候,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该怎么样读啊?来,我为大家配上音乐,一起读一读。

    (《阳关三叠》响起,师生深情地朗读整首诗。)

    师:(指着一生)劝君更尽一杯酒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喝下这杯酒了吗?

    生:喝下了。

    师: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

    生:品出来了,是悲伤的滋味。

    师:这么悲伤地送别你的好朋友,这一杯酒够不够?

    生:不够。

    师:那咱们就

    生:再喝一杯。

    (师生作举杯饮酒状,师生共读,劝君……无故人。)

    师:(转身问另一位学生)你感受到什么滋味。

    生:我感受到一杯酒里还有难舍难分的滋味。

    师:既然这样地难舍难分,一杯酒够不够?

    生:不够。

    (师作举杯状:来吧。生举起了酒怀。师生深情共读:劝君更尽……)

    师:还有谁品出别的滋味吗?

    生:我品出了痛苦的滋味。因为离开朋友很伤心。

    师:这一杯酒够不够呀?

    生:不够。

    (师举起酒杯:再来一杯。和生干怀。生深情地读:劝君更尽……)

    师: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

    众生举起酒杯,师:预备,起。众生深情共读。

    三、唱诗

    师:同学们,诗人读啊读,读已不能足以表达他这种情感,那我们就来唱吧。这首诗的乐曲很有名,叫《阳关三叠》。(音乐响起)

    师: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师和着音乐深情地唱起。同学们仔细聆听。)

    师:第二遍,如果你能行,那大家就一块儿跟我一起唱一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师第二遍唱完)

    师:能行了吗?(学生尝试)第三遍,我们不用音乐。试着回忆一下,看着我的手势,这会看着我的手势非常重要。

    (师边做手势边唱,学生小声跟着唱。)

    四、吟诗

    师:同学们,按照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律我们来读(师读),和着《阳关三叠》的曲调来唱(师唱),把这两种混在一起儿就叫作(板书:吟)

    生:吟。

    师:什么叫做吟?半读半唱就是吟。吟诗是情感最丰富的体现,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所以我们古人这样说吟诗作画,诗就是吟的。

    (师吟诗,学生跟吟,台下响起掌声)

    师:这就是吟诗,莫管它走调,莫管它不动听,只要把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吟诗。(师生齐吟。台下掌声响起。)

    师:好的,听课的老师响起了掌声,那就说明他们也在羡慕你们,因为你们掌握了这种方法。

    五、舞诗(略)

    六、拓展(略)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古诗题目)原文地址


    [送元二使安西的教案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95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一年级上册音乐飞呀飞教案_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