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初中数学教案50篇]初中数学教案(最新10篇)
  • [初中数学教案50篇]初中数学教案(最新10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6-29 21:40:12
  • 移动端:[初中数学教案50篇]初中数学教案(最新10篇)
  •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初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初中数学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知识回顾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⑥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45页,学习分析“探究一”中的数量关系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的传染源就是这个人,他传染了x个人,那么,用代数式表示,第一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表示,第二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则可列方程为:

    2、解这个方程,得

    3、想一想: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四轮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xxxx年毕节地区)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A.8人B.9人C.10人D.11人

    2、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B.C.D.

    四、指导学生应用

    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xxxx广东中考9分)

    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1分

    4分

    解之得6分

    8分

    答:每轮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超过700台。

    五、巩固训练:

    1.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9条,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6B.7C.8D.9

    2.元旦期间,一个小组有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一张,已知全组共送贺卡132张,则这个小组共有()人

    A.11B.12C.13D.14

    3.九年级(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240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x(x+1)=240B.x(x-1)=240

    C.2x(x+1)=240D.x(x+1)=240

    4.参加中秋晚会的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则有()人参加聚会。

    5.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6.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某地因1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没有及时隔离治疗,经过两天传染后共有9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每天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如果按照这个传染速度,再经过5天的传染后,这个地区一共将会有多少人患甲型H1N1流感?

    反思:2题和4题列方程时为何不一样呢?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解题步骤,特别地,要检验解的结果是否正确与符合题意,并注意题型的积累。

    2、(方法归纳)解应用题地步骤是:审、设、列、解、检、答,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可以采用列式法,线段图示法,列表法等来帮助寻找,并注重检验。

    七、效果测评:

    1、解下列方程。(1)+10x+21=0(2)-x=1

    2、两个相邻的偶数的积是240,求这两个偶数。

    3、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两场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初中数学教案 篇三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学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图象的特征以及由函数图象得到的函数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及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堂课的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特征以及函数的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抓住特征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活动过程,同时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五、学法指导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反函数解析式

    练习1:写出下列各题的关系式:

    (1)正方形的周长C和它的一边的长a之间的关系

    (2)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运动员小王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他所跑过的路程s和所用时间t之间的关系

    (3)矩形的面积为10时,它的长x和宽y之间的关系

    (4)王师傅要生产100个零件,他的工作效率x和工作时间t之间的关系

    问题1:请大家判断一下,在我们写出来的这些关系式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问题1主要是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为后面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打下基础。

    问题2:那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其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吗?

    通过问题2来引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请学生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来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这不仅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比和探究能力。

    例题1: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x=3、5时,求y的值

    (3)当y=5时,求x的值

    通过对例1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在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用到的“待定系数法”,先设反比例函数为,再把相应的x,y值代入求出k,k值的确定,函数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课堂练习:已知x与y成反比例,根据以下条件,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x=2,y=3(2)x=,y=

    通过此题,对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反馈。

    (二)探究学习1——函数图象的画法

    问题3:如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通过问题3来复习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主要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打下基础。

    问题4: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应该怎样去画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的画法。

    设想的教学设计是:

    (1)引导学生运用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中所学到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尝试,采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函数和的图象;

    (2)老师边巡视,边指导,用实物投影仪反映一些学生在函数图象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学生一起找出错误的地方,分析原因;

    (3)随后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好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步骤,展示正确的函数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其图象特征(双曲线有两个分支)。

    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到双曲线这种比较特殊函数图象,设想学生可能会在下面几个环节中出错:

    (1)在“列表”这一环节

    在取点时学生可能会取零,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代数的方法得出x不能为零。也可能由于在取点时的不恰当,导致函数图象的不完整、不对称。在这里应该要指导学生在列表时,自变量x的取值可以选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数,相应的就得到绝对相等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的函数值,这样可以简化计算的手续,又便于在坐标平面内找到点。

    (2)在“连线”这一环节

    学生画的点与点之间连线可能会有端点,未能用光滑的线条连接。因而在这里要特别要强调在将所选取的点连结时,应该是“光滑曲线”,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打下基础。为了使函数图象清晰明显,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尽量选取较多的自变量x的值和对应的函数值y,以便在坐标平面内得到较多的“点”,画出曲线。

    从而引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函数图象。

    (3)图象与x轴或y轴相交

    在这里我认为可以埋下一个伏笔,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后面学习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不过,尽管多媒体的演示既快又准确,我认为在学生第学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老师还是应该在黑板上认真示范画出图象的每一个步骤,毕竟多媒体还是不能替代我们平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巩固练习:画出函数和的图象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再次动手画出函数图象,改正在初次画图象时出现在一些问题。老师使用函数图象的课件,用屏幕显示的函数图象验证学生画出的函数图象的准确性。

    (三)探究学习2——函数图象性质

    1、图象的分布情况

    问题5:请大家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5主要是起到巩固复习,为引导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情况打下基础。

    问题6:观察刚才所画的图象我们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那么它的分布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一环节中的设计:

    (1)引导学生对比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分布情况,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

    (2)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使用函数图象的课件试着任意输入几个k的值,观察函数图象的不同分布,观察函数图象的动态演变过程。把不同的函数图象集中到一个屏幕中,便于学生对比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及对比,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与k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组织小组讨论来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一条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

    2、图象的变化情况

    问题7: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7主要是起到巩固复习,为引导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打下基础。

    问题8: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

    (1)回顾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通过实际观察;

    (2)根据解析式对行取值,比较x在取不同值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3)电脑演示及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给出结论。即这个问题必须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即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则随着逐渐减小;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也随着逐渐增大。

    (4)对于学生做出的结论,老师应该要给予肯定,同时可以提出:有没有同学需要补充的呢?若没有,则可以举例:当k>0,分别比较在第三象限x=—2,第一象限x=2时的y的值的大小,则以上性质是否依然成立?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不成立。这时老师再请学生做小结:必须限定在每一个象限内,才有以上性质成立。

    问题9:当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它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结合刚才学生所画的错误图象,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分析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分母不能为零,得x不能为零。由k≠0,得y必不为零,从而验证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当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可以无限地逼近x轴、y轴,但永远不会与两轴相交。随即强调画图时要注意准确性。

    (四)备用思考题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2、当m为何值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当m为何值时,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五)小结:

    初中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感受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体验自己努力得到结论的成就感,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巩固”的模式,选择引导探索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身观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4、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5。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美丽的勾股树20xx年国际数学的一枚纪念邮票大会会标设计意图: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1、等腰直角三角形(数格子)

    2、一般直角三角形(割补)

    问题一: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这样做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问题二: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也有这个关系吗?(割补法是本节的难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基础,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总结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勾股定理的雏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了从特殊——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让学生解决开头情景中的问题,前呼后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

    四、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基础题,情境题,探索题。

    设计意图:给出一组题目,分三个梯度,由浅入深层层练习,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

    基础题: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为5,另一直角边长为X,你可以根据条件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道题立足于双基。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锻炼了发散思维。

    情境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探索题: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木箱,一根长为70厘米的木棒能否放入,为什么?试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明。

    设计意图:探索题的难度相对大了些,但教师利用教学模型和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五、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作业:

    1、课本习题

    2、12、搜集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探索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七、设计说明:

    1、探索定理采用面积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达水平。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将题目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4=2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设计 篇九

    《等式与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方程的定义以及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并且能某个值是否为指定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

    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等式与方程;等式与恒等式;恒等式与方程。

    版面设计

    方程与方程的解

    一、等式与恒等式:

    二、方程与整式方程:

    三、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⑴猜年龄:

    将你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你的得数是多少?如果是21,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是13。

    ⑵找规律:

    如果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以2再减去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equation):2x-5=21

    二、新课传授:

    1、等式与恒等式:

    ①等式:

    像1+2=3,5.3-(-1.2)=6.5,x+2x=3x,x+3=5等这样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左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左边;

    等式右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右边;

    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B

    ②恒等式:

    像1+2=3,5.3-(-1.2)=6.5,x+2x=3x,a+b=b+a等这样等号两边的值永远相等的式子叫做恒等式。

    2、方程与整式方程:

    ①方程:

    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整式方程:

    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时,称为整式方程。

    【练习】:课后1、2两题(指定学生口答)

    1、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①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②一元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称为一元方程;

    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2、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

    ⑴x=1;⑵x=-2。

    解:⑴将x=1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

    左边=71+1=8,

    右边=10-21=8,

    ∵左边=右边,

    x=1是方程7x+1=10-2x的解。

    ⑵将x=-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

    左边=7(-2)+1=-13,

    右边=10-2(-2)=14,

    ∵左边右边,

    x=-2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

    三、作业:

    课后习题

    同步练习

    初中数学教案 篇十

    一、课题引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为教师有必要了解数系的发展。从数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微积分的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的基础是有理数,而有理数的基础则是自然数。自然数为数学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数的发展”(也即“数的扩充”),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一是数的自然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另一是数的逻辑扩充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发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

    二、课题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种具体的数量。这些数量不仅与5、5000等数量有关,而且还含有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实际的意义。显然上升5m与下降5m,收入5000元与支出5000元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准确表达诸如此类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小学学过的正整数、正分数、零,是不够的。如果把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那么支出5000元显然是不可以也同样记作5000元的。收入与支出是“意义相反”的两回事,是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达的。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们把所学过的大于零的数,都称为正数;而且还可以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把“+5”称为一个正数,读作“正5”。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所有按这种形式构成的数统称为负数。“-5”读作“负5”,“-5000”读作“负5000”。

    于是“收入5000元”可以记作“5000元”,也可以记作“+5000元”,同时“支出5000元”就可以记作“-5000元”了。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量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利用正数与负数可以准确地表达或记录诸如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零上与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如,某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大0.5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如果“另一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小0.5mm”,那么就可以表示成“-0.5mm”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如果甲队赢了乙队2个球,那么可以把甲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把乙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

    借助实际例子能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认识到负数是为了有效表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些数量而引入的一种新数,而不是人为地“硬造”出来的一种“新数”。

    三、巩固练习

    例1博然的父母6月共收入4800元,可以将这笔收入记作+4800元;由于天气炎热,博然家用其中的1600元钱买了一台空调,又该怎样记录这笔支出呢?

    思路分析:“收入”与“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一般来说,把“收入4800元”记作+4800元,而把与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支出1600元”记作-1600元。

    特别提醒:通常具有“增加、上升、零上、海平面以上、盈余、上涨、超出”等意义的数量,都用正数来表示;而与之相对的、具有“减少、下降、零下、海平面以下、亏损、下跌、不足”等意义的数量则用负数来表示。

    再如,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5cm;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的水位低3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3cm;若游泳池的水位正好处于正常水位的位置,则将其水位记作0cm.

    例2周一证券交易市场开盘时,某支股票的开盘价为18.18元,收盘时下跌了2.11元;周二到周五开盘时的价格与前一天收盘价相比的涨跌情况及当天的收盘价与开盘价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日期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开盘+0.16+0.25+0.78+2.12

    收盘-0.23-1.32-0.67-0.65

    当日收盘价

    试在表中填写周二到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

    思路分析:以周二为例,表中数据“+0.16”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周二该股票的开盘价比周一的收盘价高出了0.16元”;而表中数据“-0.23”则表示“周二该股票收盘时的收盘价比当天的开盘价降低了0.23元”。

    因此,这五天该股票的开盘价与收盘价分别应该按如下的方式进行计算:

    周一该股票的收盘价是18.18-2.11=16.07元;周二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7+0.16-0.23=16.00元;周三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0+0.25-1.32=14.93元;周四的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4.93+0.78-0.67=15.04元;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5.04+2.12-0.65=16.51元。

    例3甲、乙、丙三支球队以主客场的形式进行双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两场,下表是这三支球队的比赛成绩,其中左栏表示主队,上行表示客队,比分中前后两数分别是主客队的进球数,例如3∶2表示主队进3球客队进2球。


    [初中数学教案50篇]初中数学教案(最新10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95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