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_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_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贴心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区养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里《与山为邻》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风情”。本课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风情”分别选取了我国不同牧区的典型实例,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牧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发现各自的特色,明白每个牧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到牧区人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基础,易于展开复习课教学。但是,作为学生新接触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学生复习方法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心理基础: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思维基础:记忆方式“机械记忆”突出,思维特点“感性”突出,“比较分析”等理性分析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牧民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

    2、分析牧区自然环境对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两大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进行比较方法的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白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自然环境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比较法、归纳法

    六、教学构思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社会性,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落实已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七上的《历史与社会》涉及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学起来较为枯燥、晦涩难懂。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社会课的乐趣,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七年级学生思维而言,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视频、图片等感性材料呈现,引导学生从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从而更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

    本课介绍的是我国不同牧区人们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教学内容选用我

    国新疆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这一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倾向于“地理课”。若能够以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复习,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特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学法指导,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流程架构

    八、教学过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道美食。你知道这两道美食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出示西北风味美食图片)

    生:新疆

    生:内蒙古

    师:关于美食,同学们真可谓是见多识广,相当给力啊。这西北的风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细细品尝一番,肯定会更有味道了。

    师:如此美味的佳肴自然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美食的诱惑力实在强大,实在是挡不住。要不,我们去“原料”产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区视频,注意视频中的画面及文字叙述)(抢答题,一道一道抢答)

    师: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生:天山牧场

    生:天山牧场牧草呈现垂直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生:天山牧场自然景观垂直分布:荒漠—草地—针叶林—草地—积雪

    生:四季放牧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垂直分布呢?

    生:天山地处山地地形,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生:处于高山气候。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草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垂直分布。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这个四季放牧是怎么放牧的?

    生:略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试着用简短的词语连接。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该地的生活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转场,住毡房,冬季安排节庆活动等。

    师:牧业生产与牧区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天山牧场是这样的表现,下一个视频的牧场会不会一样呢?请看视频短片,抢答以下问题。

    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师:抢答开始。

    生:内蒙古牧区

    生:内蒙古牧区牧草呈现水平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水平分布

    生:内蒙古牧区水平分布: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师:既然讲的是生产,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贴切一些。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水平分布呢?

    生: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内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正因为降水量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场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会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水平分布。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那么,该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生:内蒙古牧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为什么会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师:生产活动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着生产生活。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考察了“原料”产地,领略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可以说,这是“大餐”。请同学用完“大餐”之后,也喝点奶茶。这道奶茶便是“比较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

    师:假若,由你来设计这个比较表格,你会设计哪些比较点呢?

    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

    生:略

    生:略

    师:那么,仅设计自然环境可能较为宽泛。可能,细化一些的话,效果会较好一些。自然环境,主要可以细化为哪些内容?

    生:地形、气候

    师:请同学们迅速填完表格。

    师: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进行两大牧区的比较。

    师:抢答题:牧区的不同点,看谁找得越多越准确。

    生:略

    生:略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很给力。抢答题:牧区的相同点呢,我最棒,我抢答。越多越准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讲解表格三大模块内容的相互关系。

    生:牧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而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又决定牧区的生活

    生:略。

    师:事实上,反过来而言,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生:牧区的生活适应牧区的生产,牧区的生产又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

    师:由此可见,人们在发展牧业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续发展

    师:那么,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和谐相处。

    师:请同学们,给本课“画龙点睛”,拟个标题。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区养一方人

    (课堂小结)

    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

    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

    师:课堂反馈。

    板书:

    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后感:

    磨砺与提炼

    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

    优势:

    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

    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

    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篇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

    2、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3、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6、在地图上找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一)秦灭六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教师点拨:

    (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

    (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2、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指出疆域四至。

    分组探究:秦朝统一的意义,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让我们了解秦王的困惑。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烦恼: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秦始皇的烦恼: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1、课件出示“秦长城示意图”,指导学生指出东西起止点,进一步学会识图。

    2、师生归纳总结:军事上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匈奴。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比秦始皇更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了。有些学者是只为一个英雄,而另一些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呢?请说出你的观点。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思路引导,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地一分为二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我们可以利用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巩固的措施来说明

    他是否是千古一帝;利用课外搜集的史料,焚书坑儒、严刑酷罚等史实来说明他是暴君,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播放秦统一六国的视频及相关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诸侯林立、纷争四起的世界。列国之间独立、封闭割据,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货币。

    后来秦始皇横空出世,他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驱动万乘战车,统帅千万兵,马踏平了列国间的关隘,构筑起统一的长城。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统一。他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说明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难点之一,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本课的教学。

    一、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

    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上四个内容中的前三个内容应该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则为次要内容。新课标在第8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而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于是我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认为本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

    前两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二、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整教材的顺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对学生的各项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除去实用性差之外,一项重要因素是历史教师喜欢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讲课。历史学科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教学中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历史的因果关系等思维方式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好,可是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从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具有挑战性思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类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将教材的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将前两目调整到后面来学习,即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果”,后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将因果关系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为逆向推理思维方式,由结果探究原因,挑战学生的思维,力求让学生在挑战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本课内容。

    三、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两个转变上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安排了两大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这两个问题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时,我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会不会迁移到南方”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学生在读图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当时北方的战乱情况,然后迁移知识,解决问题。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为目的,安排学生的讨论活动

    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将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由“开发”一词引入,让学生将当今的各种开发活动与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联系起来,拉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了学生的讨论活动。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对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设计的思路是: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关注身边的历史。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自学讨论法

    (一)课前导学

    了解本地区是否经历过这次开发,有什么历史的痕迹?

    (二)教学渗透点

    1、学生分小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几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并关注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列表归纳本课基本知识,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探究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文字的演变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日食、月食、彗星的记录

    2.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3.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2.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

    [教学过程]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5.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

    让学生找出我国先秦时期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归纳:古书记载,夏朝时期的某天发生了日食;商朝甲骨文里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周朝有关于日食(公元前776年)和彗星(公元前613年)的确切记载;等等。

    2.历法:

    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 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

    3.医学:名医扁鹊

    (1)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2)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2.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

    整合知识:

    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

    总结认识:

    (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

    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

    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文学、史学与宗教 篇五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

    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实现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改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_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优秀6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712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优秀副班主任工作总结】最新班主任工作总结【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