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8篇】
  •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8篇】

    单项式和 多项式都统称为整式。整式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贴心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整式的加减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对同类项进行合并,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板书课题:2.2整式的加减(一)

    二、探究指导

    (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教师提示:能独立完成的请独立完成,不能的请和小组内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求帮助。)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2-P63练习前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只写过程,不写结果):

    100×2+252×2=

    100×(-2)+252×(-2)=

    观察两个式子的左边结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语言叙述你的运算律。

    根据这一特点完成下面式子:

    100t+252t=

    2、填空:

    (1)100t-252t=()t

    (2)3x2+2x2=()x2

    (3)3ab2-4ab2=()ab2

    上述各等式左边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语言叙述你的结论,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3、根据你的猜想,说出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举出两个例子。

    4、说一说怎么合并同类项?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最后揭示性质。

    3、教师画龙点睛强调

    四、变式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要充分暴露问题生成课堂资源。第1、2、3小题学生口答结果,说出怎么想的。第3题再请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2x3与3x2B12ax与8bxCx4与a4D π与-3

    2、–xmy与45ynx3是同类项,则m=,n=。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2)5y2-2y2=3

    (3)2ab-2ba=0(4)3x2y-5xy2=-2x2y

    4、计算:

    课本P65练习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先请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老师概括总结,做必要的强调)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等过程,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数量关系表示规律。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式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

    日历、粉笔、黑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写下表:

    ⑵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寻找数量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验证规律。

    ★练习: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

    活动二: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

    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

    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 人。

    ⑵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

    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

    ⑵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 人。

    ⑶在⑵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 人。

    活动三:探索图表的规律

    下面是20xx年五月份的日历:

    1.日历图彩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这个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学生观察日历方框中九个数,四人小组讨论并计算验证自己的结论,四人小组再任选一方框计算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2.这个关系在任何一个月的日历中也成立吗?

    3.如果用a表示中间数请学生按前面找出的"关系填出框中另外8个数。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列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发现:

    规律一,横列三个相邻数,后者比前者多1。

    规律二,竖列三个相邻数,下一个比上一个多7

    让学生想一想,并引导学生用代数式填写,如下: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

    (a-8)+(a-7)+(a-6)+(a-1)+a+(a+1)+(a+6)+(a+7)+(a+8)=9a

    (使学生体会符号运算可以用来验证所发现的规律。)

    规律三:方框中九个数的和是正中间这个数的九倍。

    3、小结

    其实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很多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知识发现了很多身边事物所存在的数学规律。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去探索周围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4、作业

    观察生活,编一道探索数学规律的题

    六、预期的教学效果

    1.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五

    一、重点

    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难点

    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三、知识点、概念总结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六

    目标

    ①过实例体验整式加减的意义

    ②掌握整式的简单加减运算

    ③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例3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含有字母的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一、新课引入

    如图,甲、乙两个零件截面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大多少?把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截面甲的面积是

    截面乙的面积是

    甲、乙的、两个截面面积的差是=

    本引例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让学生知道:1、作差法是比较大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2、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成两个整式的差,从而得以解决;3、整式的加减可以归结为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例1求整式3x+4y与2x-2y-1的和

    教师教会学生1、列式(注意整体性);2、去括号(特别是减法);3、有同类项就合并同类项(至少不能合并为止)。

    变式练习:求3x+4y与2x-2y-1的差(学生做,两个学生板演)。

    三、课堂练习(课本做一做)

    1、填空:

    (1)3x与-5y的和是,3x与-5y的差是;

    (2)a-b,b-c,c-a三个多项式的和是。

    2、先化简,再求值:3x^2-[x^2-2(3x-x^2)],其中x=-7。

    四、典例分析

    例2小红家的收入分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今年农业收入是其他收入的1.5倍。预计明年农业收入将减少20%,而其他收入将增加40%,那么预计小红家明年的全年总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带内,教师可以设置下列问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及相互间的关系;

    2、选哪个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比较方?其他未知量怎么表示?

    3、填空:设小红家今年其他收入为a元,则

    (1)今年农业收入为元;

    (2)预计明年农业收入为元;

    (3)预计明年其他收入为元;

    (4)今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5)预计明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4、增加还是减少?怎么判断?

    教师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把其中的一个量或几个量先用字母表示,然后列出数式,这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五、教学反馈(课本课内练习)

    1、计算:

    (1)3/2x^2-(-1/2x^2)+(-2x^2);

    (2)2(x-3x^2+1)-3(2x^2-x-2)。

    2、先化简,再求值:

    (1)5x-[3x-x(2x-3)],其中x=1/2;

    (2)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

    3,如果某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六。探究活动

    猜数游戏:游戏甲方把自己的出生年月份乘以2,加10,再把和乘5,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这样所得的结果告诉游戏乙方,乙方就能猜出甲方出生于何月,及他家有几口人。

    本题有较大的难度,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利用本节中例2的解题策略及思想方法来分析这个题目。

    教师可作以下工作:1、学生做甲方,教师做乙方猜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甲方告诉的结果的个位数字就是他家的人口数,结果减去人口数再减去50后除以10得到他的出生月份);2、组内积极展开游戏,并讨论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什么。(设甲方出生月份为x,家中人口数为y人,甲方告诉的结果是k(已知数),则结果k=5(2ax+10)+y=10x+50+y,所以结果k的个位数字是y,则(k-y-50)/10=x)。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知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

    ②知道整式加减运算的步骤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③会按要求正确地列出多项式的和或差的算式,并求出其结果;

    2 能力培养

    ①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②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4 美育渗透点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两道实际问题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课,在学习了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后学习什么是整式的加减,我用了两个生活中的实例去渗透知识。

    问题一为: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个,买圆珠笔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个,买圆珠笔3支,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

    对于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先思考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说出多种解法。(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程。)

    这个问题师生互动完成的很好,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一:考虑两人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方法二:考虑笔记本和圆珠笔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

    问题二为: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长 宽 高

    大纸盒 a b c

    小纸盒 1.5a 2b 2c

    (1) 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2) 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这个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贡献智慧,叙述思路,然后由我板书解题过程:

    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2(ab+bc+ac)cm2

    当我写到这儿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那个2与后边的小括号之间为什么没有乘号?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前边学习了一节课叫《代数式的`书写》,其中我们学到了怎么处理乘号和除号,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

    生:噢,老师,我想起来了。(坐了下去)

    师:很好,这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敢于提出问题,值得我们学习。

    课程继续往下进行。当问题二进行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这节课的课题:2.2整式的加减,并板书。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减的概念和方法。

    最后是练习和小结。

    反思与收获: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常规课,没有游戏和丰富的活动,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这节课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就成了我思考的重点。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逐步引出课堂重点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的特点,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当堂课知识,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不再是灌输式,而是引导式。教师的身份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的合作者,课堂气氛宽松融洽,有利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二:在处理问题二时,学生的突然提问属于课堂上的意外。对于这个意外,我自己感觉处理得比较好,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保证了课堂的顺利进行,维护了课堂公平、民主的氛围,并保护了学生敢于质疑的胆量和精神,为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

    三:在处理问题一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数学素养,锻炼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718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研究性专题报告教师评语]研究性学习教案【精选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