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六年级下册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7篇)
  • [六年级下册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贴心整理的7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贴心将不胜荣幸。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线与角。〔教材第89~91页及第91页第1、2(1)题〕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并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会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

    难点:理解线与角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量角器、尺子、课件。

    师: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几种线?认识哪些角?

    生1:我们学过直线、射线、线段。

    生2:我们认识直角、锐角、平角、钝角、周角。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线与角”。(板书课题:线与角)

    1.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课件出示:

    师:你能说出上面的图形各是什么吗?

    生:直线、射线、线段。

    师:你能找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先请学生汇报结果,再给出下表,让学生完成。

    端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线段)

    师:角的边是直线吗?

    生:不是,角的边是射线。

    2.角的整理与分析。

    (1)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画的角说一说,关于角,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角)

    教师画出一个角。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师: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怎样画角?

    师:按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由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生2: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锐角是怎样的角?(教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

    师: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吗?

    生:锐角是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3.垂线和平行线。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互相垂直与不垂直)和平行。

    师:小组内互相说说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平行线。

    教师分别画出一组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直线。

    生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作互相垂直,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生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师:平行线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生:处处相等。

    师: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生2: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线与角

    1.线

    顶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2能

    射线1不能

    直线无不能

    A类

    1.填空。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角,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3)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是(  )。

    (4)(       )决定了角的大小。

    (5)135度角比平角小(  )度,比直角大(  )度。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估算。(教材第77~78页)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作用。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叙述估算的过程。

    难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2个主题图。

    师:根据你估算的结果判断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

    生:应去星华影院。

    师: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

    生:大约有270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估算”。(板书课题:估算)

    师: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

    生1:买东西的时候要估算带的钱够买几件商品。

    生2:计算前可以进行估算。

    生3:计算后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刚才那道题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请你把自己的估算方法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生1: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0,40×6是24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2: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50,50×6是30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3: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5,45×6是27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师:大家都很棒,说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希望大家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进一步理解了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A类

    1.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结果,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200-500=3600  891+208=1100  404÷4=11  39×49=20__

    2.解决问题。

    (1)电影院有31排座位,每排36个,育英小学980名同学去看电影,座位够吗?

    (2)一本故事书有268页,小明每天看35页,一周能看完吗?

    (3)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5个,徒弟每天加工30个,8天能完成任务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B类

    某校组织学生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余一辆空车,其余刚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租金为220元,60座客车租金为300元。

    (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怎样租车最划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应用;能力要求:利用估算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2.(1)够(2)不能(3)能

    B类:

    (1)240人

    (2)租4辆45座客车和1辆60座客车最划算。

    教材第77页“巩固与应用”

    1.够不够

    2.略

    3.49≈50 50×30=1500(字) 15001528不能

    4.略

    5.小女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小男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二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3)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①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第一种: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

    4、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二)、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每题25分)

    1、(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小组内订正。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会较为容易。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求体积部分,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强调选取有用信息,培养认真审题习惯。

    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10题。

    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4、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

    (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完成。

    评讲: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

    5、练习三第11题。

    此题既可以用外圆柱体积减内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圆环的面积乘高。

    (3)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中未做完的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特别关注

    练习三第4题,在教学中必须应该特别关注。

    关注理由:

    1、有多余条件,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契机。

    这道题中出现两个圆柱体的高,分别是花坛的高0.8米和花坛里面填土的高0 .5米。学生该如何合理做出选择呢,关键要通过问题来思考。因为问题是求“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所以应该选用“填土的高度是0.5米”这条数学信息。

    在课堂中,我还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要用上“0.8米”这个条件下,可以怎么改变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问花坛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求花坛中空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有容易忽视的条件,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契机。

    一般习题中的数据是用阿拉伯数字呈现,可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两个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这里隐含着一个极易被学生忽视的数据“两个”。其实,配套的插图中也明显绘制出了2个花坛,但在做题中许多学生仍旧会出错。所以,应抓住此题,培养学生良好审题的习惯。如在做这类习题时,建议首先将单位圈出来,以确保列式时单位统一。还可以将问题划横线,以提醒自己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学生巧解

    ——巧求削去部分的体积

    今天,全班同学做这样一题:一块长方体木块体积是20立方分米,它的底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现在,将它削成一个的圆柱体,求削去的部分是多少立方分米?

    我因为做得既对又快,最终获得全班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的方法比同学们巧妙。

    同学们的解法是先求长方体的高(即圆柱体的高),用20÷(2×2)=5分米,然后求圆柱体的体积,列式为3.14×(2÷2)2×5=15.7立方分米,最后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20—15.7=4.3平方分米。

    而我在做这一题时,想起上学期在正方形中画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157/200的结论。因为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直径乘高,而长方体和削成的圆柱体高相等,所以削成的圆柱体体积也应该是长方体体积的157/200。所以直接用20×(1—157/200)也等于4.3立方分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四

    “鸡兔同笼”问题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过程与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重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下教案 篇五

    六年级三班共有学生79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34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如李诗雨皮高宇皮雪丽王政于淼张方舟袁滢王诗淳等同学;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如陈宝鑫张子涵朱强强潘辰等同学;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

    一、认识测量工具

    教师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

    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

    二、测量方法研究学习

    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师: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

    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师: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2、步测和目测

    (1)步测

    师:你知道1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吗?

    组织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明确测量方法。

    提醒学生在实际进行步测时,要注意迈步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保持直线进行。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对准确些。

    教师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教师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3、4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2)目测

    师: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师: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教师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三、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1) 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平均步长

    A:先在操场上量出一段距离(如50米):让学生反复走3次,并要求记下自己每次所走的步数,填在表格里。

    B:指导学生依次算出走50米的平均步数,以及自己的平均步长。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交流每个人步测的平均步长,总结身高高的学生通常平均步长一些,身高矮的学生平均步长相对短一些。

    (2) 步测学校操场的宽

    可以让学生先走一走,并记下所走的步数,然后根据自己的平均步长算出操场的宽。

    结合天天练P38页的实际测量,可以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3) 比较步测和工具测量的结果。

    用工具测量操场的宽,并将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和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知道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总结: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课堂作业:完成天天练38页内容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篇七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 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 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732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2022入党积极思想汇报范文_2022社区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