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小学学好数学很重要,学好它有什么办法呢,下面带来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相关文章,仅供参考。贴心为您带来了5篇三年级数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

    教具:

    题卡、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

    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

    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

    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

    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

    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

    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20。

    小结:同学们的口算方法都不错,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我们做题时不管采用哪种口算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行了。

    4、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与同桌说说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5、指名回答,师板书。强化两种读法。同时说出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6、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14――15页,同学们看书填空,有不懂的就提出来。(4、5题下节课再研究)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撑握了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体验,巩固运用。

    1、做一做1、2题。

    (1)题独立完成。

    (2)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口算方法。再观察一列(还可再加两题),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生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计算时,应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计算。

    (3)学习“你知道吗?”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让生感受数学符号产生过程和数学家的智慧。同时让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一些有关除法史料以及对学生渗透数学文化。

    2、看算式,写得数。(小黑板)

    480÷6640÷8420÷7540÷9400÷5210÷7800÷8 100÷5200÷4320÷8450÷9280÷4300÷6560÷8

    指名核对,并选题说计算方法。

    3、列式计算。

    (1)、320里有多少个4?

    (2)、90除以3等于多少?

    (3)、7除420得多少?

    (4)、被除数360,除数是9,商是多少?

    独立完成,指名核对。

    4、在□填上合适的数

    180÷□=30210÷□=30

    1500÷□=300 3000÷□=600

    五、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课本第75页的例题)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观察日历找规律: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教学反思:

    5、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材、学情分析】

    《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

    有了初步的体验,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知识体系,学生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贴心★√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的事物认识面积的直观含义。

    (2)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的直观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比赛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想请同学们帮它们涂上颜色,谁愿意帮这个忙呢

    2、设问:想想看,到底谁涂得快呀为什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树叶涂色比赛作为导入,一是缓解课前紧张气氛,鼓励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上课;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探究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摸一摸叶子,引导出“表面”。

    (2)谈话:教室里有许多物体,你去摸摸看这些物体的面。师;你摸到了那些物体的面呢

    (4)教师示范摸物体的面,学生动手摸数学书封面,感受封面的大小。引导学生体会各种物体都有面,并且让学生体会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2、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摸课桌面和凳子面,体会这些面的大小,并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3、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

    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揭示面积的含义,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如果我们把桌面和黑板表面画在纸上,得到了两个什么呀

    这两个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出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揭示完整定义: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情景再现,判断大小

    学生用“面积”的概念表述导入的桌面和黑板表面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2)探索方法、比较大小

    出示某学校的平面图

    先讨论,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差别大平面图形(小结:观察法)

    比较生活区和办公楼的面积

    先让学生猜测,再同桌互相合作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方法(小结:重叠法,测量法)

    出示不规则图形(探究出:数方格法)

    3、教学“试一试

    (1)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汇报等方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我会想:“想想做做”第4题。

    完成后追问:图形上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分辨面积和周长)

    2、我会看:“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是居世界第三位。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什么吗?你能从图中看出那个省份面积最大,哪个省份面积最小吗?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3、我会数:“想想做做”第3题。

    这里还有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数格子)

    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自主学习汇报,集体交流)

    这个图形你是怎样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请小朋友来谈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数方格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二)情感态度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数学思考: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日历图片,师问:你会看日历吗?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会看日历,还能从日历中找到一些节日。

    师: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从日历中找到。

    师: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到月份,再从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点评: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日历图片和在日历中找自己的生日,使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怎样看日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强烈_

    (二)、自主探究

    师: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从年历中去发现?观看20xx—20xx年的年历,把20xx—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今天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4年的年历和一张表格,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去发现日历中的秘密。

    出示自学提示:(全班齐读,指名说一说: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1、独立观察年历,在表格中记录下20xx—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

    2、观察填写好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师:都明白了要做些什么了吗?请大家按照提示完成表格的填写。

    点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参与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发现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互动交流,深思激情

    1、全班集体交流

    师:孩子们都发现了很多日历中的知识,我们一起全班交流。谁先来展示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了: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每月31天,有的月份每月30天。

    师:你们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

    生2:有的一样,但我还有不同的发现。师:你不同的发现是什么?

    生2:我与他的发现不同的是:每月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每月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

    生3:老师!老师!我还有补充。师:你有什么补充?

    生3:我还发现2月的天数很特殊,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师:经过孩子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年月日的知识,孩子们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我们的发现。

    点评: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现在又经历了全班交流,使大部分学生对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通过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一起整理我们的发现。

    师:现在老师把你们记录的数据汇总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31天月份是不是所有年份都是一样的。

    师:31天的月份所有年份都是一样的,我们把它叫做大月。教师板书大月。

    师:谁来说说那几个月是大月?

    生:1、3、5、7、8、10、12月。

    师:有几个大月?

    生:7个。

    师:30天的月份也是确定的,我们把它叫做小月。教师板书小月。

    师:小月是那几个月?

    生:4、6、9、11月。

    师:有几个小月?

    生:4个。

    师:那2月呢?

    生: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比较特殊。

    师:2月比较特殊,就叫它特殊月。2月每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每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教师板书。

    师小结: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一年中有些月份的天数是31天;有些月份的天数是30天;还有一个特殊的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你有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月份的天数?

    点评:在这个活动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再一次经历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认识。

    3、记住各月份天数的方法

    (1)、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各月份天数的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及时总结介绍

    师小结:左拳记忆法,拳头凸起来的代表大月,凹下去的代表小月,除了2月,从食指开始记。教师课件演示。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记一记。

    师:都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记一记。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2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师:这里的“腊”指的是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

    师:还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大小月?

    生:我还发现八月的前面单数月是大月,七月的后面双数月是大月。

    师: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其实呀,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孩子回去以后还可以查一查资料。好吗?

    点评: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习了一些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使他们对大月和小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给学生设置了学习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游戏活动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聪明!从年历表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想一想你是那个月出生的,(稍停顿)大月出生的孩子请起立?

    师追问:请你告诉大家你是那个月过生日的?

    生1:我是10月过生日的。

    师:孩子们他是几月过生日的?什么月?你呢?请另一个孩子来说一说。

    生2:我是5月。

    师:看来站起来的孩子都是大月过生日的,哪现在坐着的孩子都是小月过生日的吗?有没有特殊情况?

    师:咱们班坐着的孩子都是小月过生日的,哪还有那个月没有同学过生日呢?

    生3:2月,是一个特殊月。

    点评:三年级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习状态已未处在。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学生经历了及时应用新知识的过程,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再一次加深了对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三、拓展测评,融思表情

    1、教师小结

    师:本节课学习到现在,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年月日。

    2、挑战自我

    师:课件出示第一关:找一找。

    第二关:填一填。

    第三关:想一想。

    点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过程,使他们进一步巩固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师:孩子们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有疑问吗?

    点评: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再一次重温了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孩子们对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毖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缱映印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绷私庵柿康ノ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比鲜豆ぞ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苯樯芴炱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蹦阒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毕胍幌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碧致郏耗闳衔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狈肿榛疃: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倍懒⒆饕担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740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角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