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
  • 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12-11 19:43:17
  • 移动端: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
  • 《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免费范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评语才是评价一个人的语言。适当的加入寄语或意见是可以的,但不能转变评语和寄语在本质上的区别。而学生评语则一般为老师、同学、家长等非本人对一人的评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1

    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甚至会认为讲公德吃亏;自私自利的行为变得不臭,甚至认为是当今社会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上产生这种胡涂观念的人不少,也影响了儿童青少年。

    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你也乱倒垃圾,我也乱倒垃圾,弄得臭气熏天,蚊蝇孳生,闻臭味的是所有的住户,带着细菌、病毒的蚊蝇也不会选择窗户。如果大家都保护环境卫生,受益的是每家每户;如果有一家只顾自己,这家就成了害群之马。此外,我们还应想到,一个人如果从小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哪个群体里欢迎这样的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都嗤之以鼻。在学校里,自私自利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处境十分尴尬。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社会公德,关系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从而必然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因此,必须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努力做到“五爱”。

    所有的家长,对“五爱”并不陌生。从5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都接受过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五爱”表述为:“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再一次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而且要求:“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在“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也要体现出来。这说明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是所有的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本书中对“五爱”的教育内容分别立题进行了阐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中应该注意:

    把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

    “五爱”,突出的是一个“爱”字,有了爱才会在言行中表现出公德品质。可是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基础之上,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比如爱祖国的教育,离不开祖国的大好河山,离不开祖国的悠久历史,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家长在教育中,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切身感受充满感情地讲给孩子,而且要鼓励孩子知道得更多,认识得更深。

    (二)“五爱”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教育中要重视这种联系,提高教育实效。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畅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京九铁路、三峡工程、航天事业成就时,“五爱”的内容都渗透在里边。只要家长在交谈中加以点拨,孩子的认识就会提高,情感也会加深。

    孩子年龄不同,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有区别。

    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孩子,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中年级以后的学生喜欢走得更远,接触实际更多,而且开始对“字书”感兴趣。中学生感情越来越丰富,渴望实践,对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有偏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公共生活规则是社会生活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德要求。只要培养起公德意识,做到并不难,而许多人走上邪路往往是从不讲公德开始的。

    爱护公共财物。

    从小培养孩子要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对待公共财物。教育孩子在外边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写乱刻。跟孩子一起外出时,对那些破坏文物的`现象要表示义愤,进行分析批评,不能无动于衷。教育孩子在学校要爱护桌椅、教学器械、体育器材,积极参加维修桌椅等劳动。

    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在影剧院、体育场、公园、图书馆、商店、公共电汽车上,一定按规定办事,不为个人利益破坏规定。尤其是看到有人破坏规定时,不要出于从众心理也跟着去做,应该劝阻那些违规的人。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保护环境。

    现在,有些人不讲公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泼脏水,甚至公然破坏环卫设施。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绝不能做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出现这方面缺点时,及时指出并立即纠正。教育并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大扫除和保护环境的各种公益活动,有机会时跟孩子一起参加,对孩子最有教育作用。

    关心公益事业。

    关心公益事业的最基本表现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出于单纯和善良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受表扬。社会上许多助人为乐的人都是不留姓名的,应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

    公益事业有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像“希望工程”、社会福利活动、“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儿童)等是相对固定的公益事业;像为得病的人募捐、支援灾民、救助遭受不幸的家庭等是非

    固定的公益事业。家庭要与孩子一起为公益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以我们的善良与同情心熏陶孩子,使他们从小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如果认为公益事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将会给孩子心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家长们都期望年轻一代成为文明、善良、有高尚公德的人,而实现期望是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也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生活实践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无阶级的社会里,社会公德为人们所公认,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维护和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对立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要绳之以法。

    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2

    工作上:踏实勤恳,任劳任怨。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乡镇工作期间,尊重每一位村组干部和群众,认真有礼地接待办事群众,同时积极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在分管领导和村组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三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参加农村新合信息核对、“住房解困”工程入户调查等工作。(xx工作部门)工作期间,努力干好办公室工作,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使各项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并在充分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好其他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

    学习上:能够抓住点滴时间,汲取精神食粮,丰富自我,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是积极参加单位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做到了学前有准备、学中勤思考、学后见成效;二是积极主动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驾驭整体工作的能力;三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改进,将工作不断地引向深入。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还有待提高,工作经验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丰富。

    该同志在乡镇工作十多年,在多个部门工作过,不管在哪里,工作认认真真负责,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思路清晰、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凡镇党委和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都能出色完成。

    该同志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坚持做不迟到,不早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该同志2010年之前在镇党政办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在其任职期间确保了党委政府的上传下达和各项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其也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能够主动深入调研,作风求真务实,由其负责撰写的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年度总结、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综合汇报及其他公文等文字材料均能从镇情出发,也符合领导意图。2010年7月任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后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农保工作有了极大的突破,新农保参保率达到了预期目标。目前其负责的陶瓷项目道路征地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推进。

    该同志工作中坚持做到依法办事,秉公办事,讲政治,顾大局,识整体,讲团结;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xxx同志现实表现思想政治素质好。

    能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文化、科技、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上级保持一致,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较强,有较强的党性原则。

    宗旨观念较强,能关心群众利益,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3

    爱护公物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还是浪费、破坏,是一个公民有没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反映。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一要爱护本单位的公物,做到公私分明,不占用公家的财物,不化公为私。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不爱护机器、设备;有些人在家里千方百计节约用电、用水,在单位却对“长明灯”、“长流水”满不在乎,视而不见;有些人甚至化公为私,随意占用公家财物,并认为“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

    二要爱护公共设施,如电话亭、路灯及有关通信线路、交通设施等,还要包括保护文物古迹,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有些人不注意爱护公共设施,我们遗憾地看到:街头的公益广告牌被故意损坏,宣传橱窗的玻璃被人为破坏,市区新公园内设置的几只“梅花鹿”、“小山羊”有的已经成了“残废”;一些人就是喜欢在公园、文物古迹等地“信手题词”;有的人甚至把公共设施视为“发财致富的源泉”,恶意偷盗窨井盖,导致夜间行人受伤致残。

    三要敢于同侵占、损害、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有些人经常抱怨公用设施差,但是对随意破坏、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见而不问。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同侵占、损害、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关心和爱护公共财物。

    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4

    ? ? ?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越来越摆脱原始野蛮的状态,人和社会的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是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由野蛮人变为越来越文明的人。所以,人类行为文明的基本规范,就成为现代社会公德的一个首要内容。

    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人们的行为文明状况,它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文明教养程度,而礼貌则是这种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说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比如要做到衣冠整洁,举止文雅,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在社会的公共场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处处注意讲究礼节,这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反映。任何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都要通过语言与对方交流思想和感情,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对工作效率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相联系的是,在公共场合,在集体性的活动中,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地遵守群众活动(如集会等)的秩序或规定,并且相互礼让,这对于保证集体生活的正常进行,维护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是一个重要条件。

    2、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作为社会公德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道德要求,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注意的是要求尽一切努力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和关怀老年人,尊重和爱护人才,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帮助那些陷入困难之中的人们,在全社会以至全世界的范围里,积极维护正义的事业。具体来说,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主要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

    第二,社会和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要切实关心和爱护,每个社会成员之间都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又一个显著的道德要求。

    第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社会团体和每个社会成员,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们,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切实的帮助。

    第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的文明水平越来越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那些正在接受改造的犯罪分子、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对分子,必须给予他们以人道的待遇,不准侮辱他们的人格,给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和出路;对于被改造中的犯人进行刑讯、逼供及其他残忍做法,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所坚决反对的。

     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物、集体的财产,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性活动、实现共同利益的物质保证,也是满足劳动者个人利益和人们的当前利益的共同物质条件。所以,以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明显地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如公路、铁路、水电线路、通信设备、卫生消防设施等等,能否受到妥善保护,使之发挥作用,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可想而知,这些公共设施中的任何一项遭到破坏,都会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或者说有良心的人,是决不应当有意去破坏这些公共设施的,相反地,应当像珍惜与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去精心保护这些公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发现,有些人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有意或无意地给公共设施造成了破坏,即使是无意的损坏行为,也是对人民的极大不负责任。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是缺社会公德的这个“德”的。同样道理,能不能爱护这些公用设施,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在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而损坏公物,化公为私的,这是很可耻的行为,除了要受到法律制裁之外,还应当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人们遵循环境道德规范的实质,要求我们在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之间关系问题上要有科学的态度。这方面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应当确立起对自然环境的正确价值观念。这里所说的价值观念,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的,尤其是指精神方面的价值。人类社会的生活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健康,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是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精神价值的认识,爱护自然生态环境,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已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环境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们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实质上也是对人类本身的热爱,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牛命价值的重视。自觉遵守这样的社会公德,从根本上说,是对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维护,是对人类的生存利益的关心,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有了这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就有助于我们自觉克服对自然界生物的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态度,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共同行为准则。当然,我们应当把这些道德要求体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比如要千方百计来节约自然资源,爱护花草树木,决不伤害国家规定要加以保护的野生动物,注意维护人文景观;按规定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事实证明,在正常的情况下,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即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法律与道德的紧密结合、相互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当前的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般说来,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而且,这种情况总是反映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目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也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对于每个公民来说,还有一个特别要求,即在社会公共秩序受到破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坚决地与之进行斗争。这个道德要求,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是有特殊重要现实意义的。因此,有些地区,对见义勇为的人给予奖赏,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把它规定下来了。这不仅说明我国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而且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5

    社会是人们的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着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要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向善、积极进步、互助互爱、井然有序的社会,就必须人人讲道德。道德是判断人们善恶、荣辱的标准(即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它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维系。

    社会公德是道德的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诸如: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礼貌待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济困扶危、和睦相处等一切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列宁说:“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逐步积淀下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象征,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在公共交往中都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有助于纠正和克服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有助于造就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社会环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社会秩序、扰乱社会治安”要绳之以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一、文明礼貌

    1、文明言行 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过:“生命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所谓文明礼貌是指人际交往中特有的诚恳和气、谈吐文雅、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统一。做一个文明礼貌有修养的中学生,首先应该从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做起。其次我们要拒绝吸烟、喝酒、打架、骂人、给人起绰号等不文明行为;从说话和气,讲究方式,不说粗话、脏话、不影响他人学习、不在公共场所狂喊、吹口哨等做起。

    2、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我们处理长幼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切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长辈、老年人,都应受到青少年的尊重。特别是自己的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呼?孝敬父母,古代有“二十四孝”的神话传说,是孝敬父母的原始典型。父母生育了自己,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自己,父母不知流了多少汗,滴了多少血。《游子吟》唱得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父母我们永远有尽不完的义务,还不完的债务。我们应该尊老爱老、尊敬父母,做到:(1)听从父母的教导,与父母加强思想沟通。(2)生活上体贴关心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尊重父母的劳动,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4)在家庭中尽自己的义务,帮助父母整理房间,做饭、扫地等。

    (5)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听从长者的教诲、指导,热心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在公共场所要为老人提供方便。日本有一家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公司,每次招聘新员工,最后一关都是社长亲自面试,而题目只有一个:“问你有没有替母亲洗过手脚?有何感想?”应聘者的答案若是没有,那么社长就请他回去洗母亲的手脚,三天后再来面试。

    应聘者为妈妈洗手脚时,才发现与母亲的距离这样接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同时也才发现母亲的手脚是这样的开裂粗糙,刹那间才发现以前关心母亲不够,内心感到无比疚意。而母亲每天辛苦工作,为家人、为子女,不求回报地付出,使得家人无后顾之忧。由此,对母亲的爱、无私的奉献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三天后向社长报告,答案不用说,录取了。显然,这位社长很高明,他懂得用人之道: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是最好的人。然而如今,会感恩的人并不是多数,许多人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变得浮躁、私利,怨天恨地,诅咒社会不公,鞭笞世间无情,怨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学会感恩,感谢父母亲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无论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微,珍惜活着的感觉真好;学会感恩,感谢你身旁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指点过你,还是怨恨过你伤害过你抛弃过你的人,毕竟都是你短暂人生回忆中的精彩部分。《圣经》上说:“怀着爱心吃蔬菜,也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3、尊敬老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铸就灵魂的工程师。毛主席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老先生的生日贺信中说道:“你是我二十年以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这段话已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尊师榜样。同学们,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尽心尽力,既教书又育人。为把我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辛苦操劳,忘我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像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我们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把老师视作父母,像爱父母一样热爱我们的老师。我们对老师应做到:

    (1)要从心底里尊重老师、热爱老师。(2)接受老师教育和管理。(3)虚心向老师请教。(4)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5)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6)对老师要有礼貌。

    4、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德。没有了诚实守信,谁都不会信赖你,你就会觉得孤独。所以我说,诚实守信最重要。

    我国古代一向提倡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不自欺,是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在隐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和报酬的人,迟早会被人唾骂的。因此,诚实守信,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

    古时候,曾子的妻子要去街上赶集,她的儿子又哭又闹,用了许多办法还是没用。于是,她说:“孩子,不哭不哭,妈妈等会儿回来给你杀猪吃。”话音刚落,她的儿子破涕为笑,还拍起手来。等妻子回到家时,曾子正准备杀猪,就责问他:“我是哄孩子玩的,怎么当真了?” 曾子说:“孩子不懂事,凡事都学父母的样。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教育他呢?”说完,他就把猪给杀了。

    一个人能做到诚实守信,就会有人信赖你,谁都愿意和你交朋友,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人孤独了。

    同学们,你会感到孤独吗?原因是不是说谎了,不讲信用了,那就赶快改掉这个坏习惯吧!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诚实也是一种道德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诚实守信还可以用来谴责诡计和许多其他形式的欺骗行为。

    二、爱护公物

    公物就是公家的物品,它是社会全体成员或集体成员共有的财产,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爱护公物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爱护公共设施。包括交通道路、车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游览景点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譬如:我们学校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安装了四部磁卡电话,这些就是我们的共有财产。不擅自移动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司机的眼睛、行人的指南针。我市春雷路的路标竟被人从路西搬到路东,造成南北向颠倒,使一位老妇人枉走了二里地,我们应不应该对这些没有公德意识的市民加以谴责?作为一名学生要爱护学校教学设备,到实验室上课要爱惜仪器,轻拿轻放,按规程操作;进入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馆要文明有序,不喧哗、遵守相关制度;在教室要爱护门窗、桌椅、电器等一切公物。让我们与乱刻乱画的“课桌文化”、“垃圾文化”,不爱惜卫生工具等不文明现象告别。

    2、不攀折树木,不践踏花草

    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属于全体或一部分公民共有,我们有欣赏的权力,但不能有攀折、践踏的陋习。“寸草存心,请勿践踏”、“别让我受伤害”、“芳草青青,伴你读书”等一条条警示标语警示着我们要用爱心去呵护花草,用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约束自己,不能为一己之私,攀折树木,践踏花草,把短暂的快乐建立在践踏的基础上,而为自己的随意和放纵付出高额的道德代价。

    三、助人为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遇到危急。因此,任何人需要得到关爱,得到帮助,任何人必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互帮互助是正常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人际关系。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等这些有益格言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乐于助人、济危解难是一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

    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学习、生活平凡,工作、事迹平凡,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今天,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它的核心就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世世代代创造,发展、锤炼成的民族意识。

    在当今社会,“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做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永记雷锋精神,从帮助长者、帮助老师、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学会乐于助人,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四、保护环境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近年来,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温室效应,酸雨现象,赤潮等一次次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迫在眉捷。拿淮河被污染的例子来讲吧!民间有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形象描述了淮河水一步步被污染的过程。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全长619公里,其中河南段长404公里,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上游的漯河、许昌、周口等地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都被排放到沙颍河。到九十年代,沙颍河污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地人会永远记住那个恐怖故事:

    1995年6月槐店大闸放水,搅腾的河水所释放的硫化氢气体使紧靠大闸的沈丘县灯泡厂17名职工立马中毒住院;无数路过大闸桥的行人立即被气体熏得眼泪直流;大群飞过大闸的麻雀立即像中蛊似的雨点般落下。7月13日,大闸再度放水泄洪。开闸的4名工人当场昏倒,河边大树几天里全部熏死,100多名路人当场熏病住院。大闸旁公园里养的10来只猕猴日夜悲鸣哀号,啼声之惨撕心裂肺,钻人骨缝。猴子不久便全部失明,从此只能凭嗅觉进食。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因严重污染,使处于沙颍河三条干渠交汇处的河南省沈丘县黄孟营村遭到灭顶之灾,全村已经有105人死于癌症,还有100多人生癌,成了名副其实的“癌症村”。在邻近沙颍河不足百米的一所中学里,有人拍了一张照片:只见一群天真的孩子整齐地坐在教室里上课,而他们全都戴着口罩,有的还戴上了墨镜。为此,199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发第183号令,对淮河流域进行重点治理。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是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标志。然而,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其进程也是极为漫长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系统的基石。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是迫在眉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做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首先提高环保意识,我们中学生不要认为环境保护只是成年人的事,要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培养环保意识。第二,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土地;从我做起,爱绿护绿,自觉抵制污染。第三,讲究卫生,讲究卫生主要指讲究公共卫生。一是讲究环境卫生,既积极打扫和清理又要保持整洁;二是注意公共卫生,从不随地吐啖,不随手乱扔垃圾、废电池、塑料袋,不破坏旅游景观,不污染校园文化等身边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底线,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我们掌握了社会公德知识并不等于遵守社会公德,我们不仅要有知法、守法、护法意识,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因此,同学们要把握好中学时期这个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许多人认为遵守社会公德就是吃了亏,这是绝对不对的。许多人走向邪路就是从不遵守社会公德开始的。

    第二、要有爱心。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爱心是道德的核心和源泉,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因为爱,我们要爱护青山绿水;因为爱,我们要见义勇为;因为爱,我们要向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爱,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真诚美好。

    第三,理解、掌握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律。在生活中明辨是非,灵活应用,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四,严于律己,自持自律,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循序渐进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您少说一句脏话、少吐一口痰、少违犯一次纪律;多说一句“对不起”、多捡一片废纸、多奉献一次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处处充满阳光。这就要求我们自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不要出于从众心理跟着别人去学,跟着别人去做,也不要不经意间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小事”。要明白,恰恰是这经意和不经意间的“小事儿”体现了我们的素质;恰恰是这举手投足间,显示出我们的文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的内容的时候,第一项就是:民主法治。这充分说明了法治的重要性,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内容就是形成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法律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准绳。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如果说和谐社会要有共识,那么我们国家既定的法律就是全体人民已经形成的共识。尊重法律,依法办事,就是处理好各种问题的正确途径。

    总之,社会公德的含义就在于:“以公道处世,以理性行事,各守其德,各尽其职。”让我们继续以实际行动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永远以真心、爱心、诚心、善心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消除那些丑陋和不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附:社会公德十不

    不随地吐痰

    不乱贴乱画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不损坏公物

    不说脏话粗话

    不破坏绿化

    不乱扔废弃物

    不妨害公共秩序

    不乱停乱放

    不违反交通规则

    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相关关键词:评语 社会公德 遵守 表现 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丰富写作经验。


    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表现评语【五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847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